疑难高血压治疗无解?未必!

健康成都官微  健康成都官微     2022-05-28      0

首页 > 头条

​​据数据统计,

目前中国高血压患者至少已有3.3亿,

成为困扰大众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对于一部分患者来说,

提到血压控制更头疼,

那就是疑难高血压

图片
图据网络

 

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不仅会给健康带来各种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一系列致命的问题。

 

为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打造的疑难高血压诊治中心近日正式挂牌投用,致力于多学科协作,为复杂、疑难的高血压患者群体提供综合、精准、个体化的诊治服务。

 

 

治和不治  结果大不一样

 

小珍(化名)多次头痛难忍,在15岁时就被发现了高血压问题,收缩压最高时更是达到了200mmHg。

 

即便如此,也没有引起重视。一直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只是在血压高的时候服用一些药物对症治疗。到22岁备孕前,才想到要对血压进行调整。此时,她已出现了心悸、乏力、气促等症状,但在当地医院用药治疗后却收效甚微。

 

“这么年轻就出现高血压的问题,很可能是继发性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蒋晖解释说,所谓继发性高血压,就是指由明确病因导致的高血压。经过后续的排查,最终发现导致小珍血压异常的“元凶”,是一种罕见的基因突变所致。

 

在明确原因后,采取对应的治疗,小珍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后,她也顺利怀孕产子。

 

但与之相比,其父亲和哥哥却没有那么幸运了。

 

和小珍一样,两人同样有高血压,但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分别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

 

 

高血压难治  也许是切入点不对

 

在接受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群体中,像小珍一样的难治性的高血压患者占到了5%-30%的。

 

如果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将可能诱发卒中、心梗等一系列“灾难性”的问题。那么,对这部分患者来说,就真的无计可施了吗?

 

图片
图据网络

 

“科学合理的治疗,肯定能够帮助控制血压,甚至帮助患者告别高血压。”蒋晖介绍说,在全部的高血压患者中,继发性的高血压患者比例可达5%-10%,而在所谓“耐药性”的高血压患者中,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群体更是可以占到约20%。

 

也就是说,对于一部分难治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或许只是没有找到“开门的钥匙”,“比如有些患者是因为肾上腺疾病、肾动脉狭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等问题引发的高血压,但是因为没有明确病因,只靠单纯的高血压药物干预,血压自然没有办法获得良好的控制。”

 

 

多科协作  让难题不难  

 

针对患者的需求,作为成都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及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和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的主要构成部分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

 

经过前期准备,与多学科联合发力携手打造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疑难高血压诊治中心”正式投用。

 

“中心就是致力于对疑难的、难治的高血压患者群体,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首席专家蔡琳介绍说,如就诊患者属于疑难、复杂或难治性的高血压群体,将纳入中心诊疗服务管理,将有医生组织提供后续诊疗服务,“患者不用多跑路,而是医务团队主动依据情况提供服务。”

 

据介绍,中心除配有大批心血管专业骨干力量外,同时还汇聚了泌尿外科、内分泌代谢病科、肾脏内科、老年医学科、普外·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全科医学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普外·血管介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神经内科、急诊、临床医学检验、放射影像、超声医学、临床营养、康复医学科、药学等多科力量,形成了多学科团队协作的诊疗模式。

 

该中心致力于通过多学科的协作,为患者带来综合性的诊疗,提供精准的全程性个体化治疗方案,保障患者对健康的高质量追求。

 

 

发挥优势  带动区域发展  

 

“不仅仅是发展自身,还要通过优势带动区域同质化发展的进程。”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俊波表示,医院致力于将中心建立为市级领先的疑难高血压诊治示范中心,建立健全继发性高血压及难治性高血压筛查诊疗体系。

 

同时,通过远程会诊、交流合作等形式,不断将自身的学术、学科优势向周边基层辐射,同步带动区域对该类问题的诊治水平发展。

 

 

科普阅读

 

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可耐受的足够剂量且合理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一种噻嗪类利尿剂)至少4周,诊室和诊室外(包括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血压仍未达标,或使用≥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者。

 

继发性高血压

指由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高血压,因此可以通过消除潜在原因来治疗的高血压。

 

适宜于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的群体

  • 严重高血压者(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20mmHg)
  • 耐药性高血压
  • 发病年龄<30岁,尤其是青春期之前发现高血压
  • 恶性或急进性高血压
  • 先前稳定的血压急剧升高
  • 严重高血压伴单侧肾脏变小或双侧肾脏变小差异超过1.5cm
  • 反复发作一过性水肿

 

建议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的群体

  • 持续性高血压(>150/100 mmHg)者;使用3种常规降压药(包括利尿剂)无法控制血压(><140/90mmHg)的患者;使用≥4种降压药才能控制血压(<140/90mmHg)的患者及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
  • 高血压合并自发性或利尿剂所致的低钾血症的患者
  • 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的患者
  • 早发性高血压家族史或早发(<40岁)脑血管意外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
  • 原醛症患者中存在高血压的一级亲属
  •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的患者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