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等待破局

老姜说期  老姜说期     2021-11-26      0

首页 > 头条

​​


郑棉延续了无序震荡,整体仍处在10月下旬以来形成的狭小区间内运行。棉商内卷导致籽棉收购价高企,目前各地尽管大多降到10元每公斤以下,但仍远高于往年水平,疆棉综合成本高企,现货较期价升水2000元每吨。


图1:郑棉与美棉走势

图片图片


01

上下游的矛盾表现为高成本托底以及低流转压制——这个矛盾决定了当前棉市格局。

由于籽棉收购价格高,导致加工的新棉成本高,现货价格高于盘面2000元/吨,期现仍然严重倒挂。

但高价新棉受到了下游抵触,企业成品库存均在累积,新棉销售进度缓慢,疆棉外运量也很少。高价新棉能否顺利向下游传导很大程度上决定棉市走向。即便10月纺服出口数据好转,市场也担忧只是暂时现象。市场也担忧也担忧随着经济恢复,订单将更多回流到东南亚、南亚国家。

收购行情对郑棉价格影响力不断下降,后市价格波动方向主要取决于消费,这个传导过程因为国储轮出被推迟了。7月5日开始至今的国储轮出保障了下游的原料供应,提升了下游的博弈能力,而其中疆棉和进口棉100%的高价成交也显示出市场存在较为稳定的需求。

02

轮出还能维持多久?美棉会再创新高吗?——这两个问题将成为棉市破局的关键。

在国家调控立场鲜明的情况下,棉价短期上涨面临很大阻力;而且期棉上涨过快很可能招致大量套保盘涌入,因此多方缺乏进一步推高棉价的意愿。另一方面,疆内皮棉综合成本高企的前提下,大幅降价抛售可能性不大,春节前大量棉花资源很可能留在轧花厂手里。

需要注意的是,七月以来国储棉持续投放于市场中,当前国储库存已降至历史低位,11月底本轮抛储结束后,很难再有新的轮出了。更重要的是,后期存在收储的可能。现在下游企业原料库存基本只能用到1月份,接下来企业只能用高价原料了,届时下游需求很关键。

全球21/22年度棉花市场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美棉平衡表偏紧张、中国储备棉库存在低位和中国旺盛的采购需求、印度CCI棉花库存在低位。因而,美棉走势强劲,再创新高的可能不容忽视。ICE市场上棉花总持仓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非商业多头持仓则开始增加,投机资金对棉市保持着较高的兴趣。

图2:ICE棉花总持仓与非商业多头持仓

图片图片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14省区46县市900户农户调查,截至2021年11月18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96.7%,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全国交售率为94.6%,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图片图片

产销各环节均缩小了落后程度,籽棉采摘和交售尤为显著;但新棉的加工和销售较往年还有较大的落后。

我们看到交售量同比减少30.7万吨,交售率同比反而略有增加,这显示今年的减产量应在30万吨以上。

仓单继续处在历年低位,期价大幅贴水的现状极大削弱了注册仓单的意愿。

成本和需求这一对矛盾并未解决,棉价有待新的题材来打破平衡,下游消费、外盘表现、国储是否轮入等都可能成为破局的动因。总的来看,棉市短期倾向继续盘整,后市则可乐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