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 REQUIEMZ ORZ 奥兹国...
- 苗纳文
- 2025-04-25 00:47:15
OVER REQUIEMZ ORZ 奥兹国 全通感想
叠甲:仅为个人感想,不存在任何想要成为他人参考的意图。读者因参考本文产生的任何正面影响或负面后果均与作者无关。没有直接剧透,但可能存在一些倾向性内容。
最终对剧情的评价是茉莉≈多萝西>克老师>官配>骑士,论个人好感其实黄绿黑我都挺喜欢的。因为多萝西有世界观真相的加成,单论剧情我对モリー评价最高。
能看得出来这作为了剧情节奏进行了选择性的精简,比如省略全员共通,比如个人共通很少有纯粹的感情事件,感情事件基本上一定会引出一点主线,文风也比较简洁,读起来节奏紧凑,容易给人“短”的印象,但我全通用了大约35小时,其实也是正常一部游戏的剧本容量。而且一个男主有16张CG放在近几年来说是相当多的了。
讲到节奏方面还有一处我觉得不错的设计,每一章节都一定有一张CG,把CG安排得非常均匀,不会出现有的游戏半天没CG的问题。
ORZ官方宣传一直在强调暗堕线,声优访谈和杂志测评也都说对暗堕印象很深。事实证明它确实没有宣传欺诈,放别的游戏一般只用一两个分支结局写完的内容,它写了整整半条线,把黑化的前因后果理得非常清楚。
暗堕线可以说是这部游戏绝对的特色吧,众所周知二次元黑化不需要逻辑(要不然也不会有专门的簧文逻辑出现了),平时见多了忽然黑化的剧情,这还是第一次遇见居然把崩溃发疯的经过写出详细逻辑来,反而生出了一股吐槽的欲望
然后暗堕的演出效果做得也很认真,黑化剧情配上声优发疯和阴乐,有时还会出一些很鬼的CG,大半夜看见直呼卧槽这什么(抹汗)制作组是认真想搞惊吓。刷到有人推荐这部适合睡前游玩,世界上还是坏人多啊。
以及,这种题材声优千万不能拉胯,声优如果拉了会把整条暗堕的演出效果都带垮掉,制作组绝对是按照会演发疯来选人的吧!哪怕老手也不是随便谁都擅长发疯啊!
从总体剧情来说最喜欢茉莉的暗堕,除了骑士之外另外四条暗堕线我都挺喜欢的,但是有点遗憾的是大多数暗堕结局都没能整出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活(少数印象深刻的比如多萝西?)。可能人各有所长吧,比如有的作者就擅长编令人印象深刻的结局,这是需要天赋的()
真相线有一般意义上的真HE。跟宣传的说法一致,是结构上比较工整的王道剧情。以玩其他游戏的经验,无论有几个分支结局,都能看出来制作组更偏向哪个结局是真结局,但ORZ就总给我感觉有点不好说。不过这说明它没什么凑数结局吧,因为工画堂乙女的前作白黑爱丽丝存在不少强行凑4个结局的现象,我当初看到ORZ也是4个结局的时候心里一咯噔,幸好它是更偏向R社那种不凑数的4结局。
真相线的恋爱浓度确实不高,不过对我来说刚好,我很怕看见强行爱上和剧情中途忽然爱得死去活来的剧情。
虽然发售前官方透露了不少内容,剧情走向和真相还是跟想象中有很大不同,我对骑士线评价不那么高主要就是因为无论真相还是暗堕都一眼能望到头……不同个人线之间有非常多的互相铺垫,周目越多能发现的伏笔越多,有些伏笔藏得很精妙,没打过对应线路可能看不出伏笔,打过才能反应过来“原来这句话还能这样理解啊”。
我个人推荐一周目从クロード开始,按照黄——绿——黑——粉的顺序打能把铺垫连接起来,骑士可以放在二周目或者三周目,因为黄线要更符合这作总体的风格,所以还是一周目选黄更好。
第一眼很难看出来除女主穿越之外这作跟绿野仙踪原著到底有什么关系,但实际看剧情会发现它neta得非常巧妙,该点题和点明neta的地方它都点了,最终世界观也圆得很完满,统筹做得相当不错。
比较明显的缺陷也有,比如反派塑造得比较刻板印象甚至有点工具人。虽然联系暗堕线的展开能理解制作组对反派的设计意图,但反派的属性太明显意味着读者容易猜到剧情和动机,只能说幸好剧情够丰富还不至于猜到太多。
以及某种意义上这游戏系统简单可能避免了很多黑泥。发售前就开始打补丁修bug还是没有修完,最离谱的是CG鉴赏关不掉右上角的返回箭头(只能一边玩一边关对话框截CG),甚至クロード Ending M图上写成了Ending R,无论是呕吐妹还是工画堂做的都长点心吧。
为了截图还发生了件好笑的事:最后整理截图我把CG一张一张挑出来,发现挑漏的全都是鬼图——因为鬼图色调都很暗不容易看见。
ORZ的官方宣发鬼才发售前就把推特关注数干到了一万六,这要是又发生诈骗惨案后果会相当可怕吧(笑)发售前主要的负面信息一是容量只有3.5GB,二是发霉通给了31分,所以说乙游31到33之间哪有那么大决定性的差别 ORZ已成25年话题新作,请问O社可以今年呕吐趴宣布FD吗?
叠甲:仅为个人感想,不存在任何想要成为他人参考的意图。读者因参考本文产生的任何正面影响或负面后果均与作者无关。没有直接剧透,但可能存在一些倾向性内容。
最终对剧情的评价是茉莉≈多萝西>克老师>官配>骑士,论个人好感其实黄绿黑我都挺喜欢的。因为多萝西有世界观真相的加成,单论剧情我对モリー评价最高。
能看得出来这作为了剧情节奏进行了选择性的精简,比如省略全员共通,比如个人共通很少有纯粹的感情事件,感情事件基本上一定会引出一点主线,文风也比较简洁,读起来节奏紧凑,容易给人“短”的印象,但我全通用了大约35小时,其实也是正常一部游戏的剧本容量。而且一个男主有16张CG放在近几年来说是相当多的了。
讲到节奏方面还有一处我觉得不错的设计,每一章节都一定有一张CG,把CG安排得非常均匀,不会出现有的游戏半天没CG的问题。
ORZ官方宣传一直在强调暗堕线,声优访谈和杂志测评也都说对暗堕印象很深。事实证明它确实没有宣传欺诈,放别的游戏一般只用一两个分支结局写完的内容,它写了整整半条线,把黑化的前因后果理得非常清楚。
暗堕线可以说是这部游戏绝对的特色吧,众所周知二次元黑化不需要逻辑(要不然也不会有专门的簧文逻辑出现了),平时见多了忽然黑化的剧情,这还是第一次遇见居然把崩溃发疯的经过写出详细逻辑来,反而生出了一股吐槽的欲望

然后暗堕的演出效果做得也很认真,黑化剧情配上声优发疯和阴乐,有时还会出一些很鬼的CG,大半夜看见直呼卧槽这什么(抹汗)制作组是认真想搞惊吓。刷到有人推荐这部适合睡前游玩,世界上还是坏人多啊。
以及,这种题材声优千万不能拉胯,声优如果拉了会把整条暗堕的演出效果都带垮掉,制作组绝对是按照会演发疯来选人的吧!哪怕老手也不是随便谁都擅长发疯啊!
从总体剧情来说最喜欢茉莉的暗堕,除了骑士之外另外四条暗堕线我都挺喜欢的,但是有点遗憾的是大多数暗堕结局都没能整出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活(少数印象深刻的比如多萝西?)。可能人各有所长吧,比如有的作者就擅长编令人印象深刻的结局,这是需要天赋的()
真相线有一般意义上的真HE。跟宣传的说法一致,是结构上比较工整的王道剧情。以玩其他游戏的经验,无论有几个分支结局,都能看出来制作组更偏向哪个结局是真结局,但ORZ就总给我感觉有点不好说。不过这说明它没什么凑数结局吧,因为工画堂乙女的前作白黑爱丽丝存在不少强行凑4个结局的现象,我当初看到ORZ也是4个结局的时候心里一咯噔,幸好它是更偏向R社那种不凑数的4结局。
真相线的恋爱浓度确实不高,不过对我来说刚好,我很怕看见强行爱上和剧情中途忽然爱得死去活来的剧情。
虽然发售前官方透露了不少内容,剧情走向和真相还是跟想象中有很大不同,我对骑士线评价不那么高主要就是因为无论真相还是暗堕都一眼能望到头……不同个人线之间有非常多的互相铺垫,周目越多能发现的伏笔越多,有些伏笔藏得很精妙,没打过对应线路可能看不出伏笔,打过才能反应过来“原来这句话还能这样理解啊”。
我个人推荐一周目从クロード开始,按照黄——绿——黑——粉的顺序打能把铺垫连接起来,骑士可以放在二周目或者三周目,因为黄线要更符合这作总体的风格,所以还是一周目选黄更好。
第一眼很难看出来除女主穿越之外这作跟绿野仙踪原著到底有什么关系,但实际看剧情会发现它neta得非常巧妙,该点题和点明neta的地方它都点了,最终世界观也圆得很完满,统筹做得相当不错。
比较明显的缺陷也有,比如反派塑造得比较刻板印象甚至有点工具人。虽然联系暗堕线的展开能理解制作组对反派的设计意图,但反派的属性太明显意味着读者容易猜到剧情和动机,只能说幸好剧情够丰富还不至于猜到太多。
以及某种意义上这游戏系统简单可能避免了很多黑泥。发售前就开始打补丁修bug还是没有修完,最离谱的是CG鉴赏关不掉右上角的返回箭头(只能一边玩一边关对话框截CG),甚至クロード Ending M图上写成了Ending R,无论是呕吐妹还是工画堂做的都长点心吧。
为了截图还发生了件好笑的事:最后整理截图我把CG一张一张挑出来,发现挑漏的全都是鬼图——因为鬼图色调都很暗不容易看见。
ORZ的官方宣发鬼才发售前就把推特关注数干到了一万六,这要是又发生诈骗惨案后果会相当可怕吧(笑)发售前主要的负面信息一是容量只有3.5GB,二是发霉通给了31分,所以说乙游31到33之间哪有那么大决定性的差别 ORZ已成25年话题新作,请问O社可以今年呕吐趴宣布FD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