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眼镜虽火,但隐藏的视力风险可不少!
杭州某科技公司的AR眼镜火了,称“全球领先”,还在中国空间站服役半年,能辅导作业、戴着买菜。可这看似解决辅导作业痛点的技术背后,视力风险比想象的复杂。
光学设计有隐患。虚拟成像看似安全,却有睫状肌欺骗效应、动态视觉冲突、光路损耗陷阱。还有被忽视的健康威胁,像数字性视疲劳综合征、三维视觉污染等。技术缺陷也会加剧风险,参数虚标、动态刷新陷阱、蓝光防护骗局。
不过也有科学使用的指南,像20 - 20 - 20 - 2法则等。目前AR眼镜不能完全规避视力风险,青少年连续使用3个月以上,近视进展速度是普通电子设备使用者的1.7倍。科技便利的同时,也要守护视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