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起源之谜——这顿饺子...
- 少年伯爵
- 2024-10-11 15:18:15
小麦的起源之谜——这顿饺子,我们等了80万年
伯爵冷知识 如图1~图6所示——小麦是一种异源六倍体物种(2n=6 x=42,AABBDD基因组),其进化涉及三种野生禾本科植物的杂交——最早在50~80万年前,A基因组供体Triticum urartu(2n=2 x=14)与未知的B基因组供体(与山羊草Aegilops speltoides有关)之间进行了首次杂交,产生了四倍体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subsp. dicoccoides,2n=4 x=28,AABB基因组)。
第二次杂交和驯化事件发生在8000~11000年前的里海南岸(里海是如今地球最大的咸水湖,此湖长约1200公里,宽约320公里,位于欧亚分界处&中亚西部)。
在此期间,驯化四倍体小麦与D基因组祖先Tausch 山羊草(Ae. tauschii;2n=2 x=14,DD基因组)杂交产生了六倍体小麦(2n=6 x=42,AABBDD基因组)。
自此,真正意义上的农作物小麦出现了。
我们为这一碗面条,这一块面包,这一个馒头,这一顿饺子,等了80万年。
伯爵冷知识 如图1~图6所示——小麦是一种异源六倍体物种(2n=6 x=42,AABBDD基因组),其进化涉及三种野生禾本科植物的杂交——最早在50~80万年前,A基因组供体Triticum urartu(2n=2 x=14)与未知的B基因组供体(与山羊草Aegilops speltoides有关)之间进行了首次杂交,产生了四倍体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subsp. dicoccoides,2n=4 x=28,AABB基因组)。
第二次杂交和驯化事件发生在8000~11000年前的里海南岸(里海是如今地球最大的咸水湖,此湖长约1200公里,宽约320公里,位于欧亚分界处&中亚西部)。
在此期间,驯化四倍体小麦与D基因组祖先Tausch 山羊草(Ae. tauschii;2n=2 x=14,DD基因组)杂交产生了六倍体小麦(2n=6 x=42,AABBDD基因组)。
自此,真正意义上的农作物小麦出现了。
我们为这一碗面条,这一块面包,这一个馒头,这一顿饺子,等了80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