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熬夜心理,你是哪种?
- 东北大学de丁老师
- 2024-08-18 17:05:22
我的元气暑假暑假就要一起high
【4种熬夜心理,你是哪种?】
我们为啥总控制不住地熬夜?
心理学者将这种主动熬夜称为“睡前拖延症”,如果睡眠是一项任务,那熬夜就是迟迟不想做这件事,尽管知道会有负面效果。
1.补偿心理
白天没有尽兴,夜晚来补上。对很多人来说,夜晚是难得的独处时间,可以自在地做自己享受并喜欢的事。
由于不想这份快乐结束得太快,就只能把睡眠时间往后延。这其实也在提示,白天你有太多“不得不”做的事,压抑了许多自由和惬意。
应对建议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试着在白天减少一两件不得不做的事,或增加一两件内心想做的事,或在白天定一个时间适当放松,也许就不需要在晚上寻找平衡了。
2.不想面对明天
把夜晚时间延长而不入睡,就不用立马一觉醒来面对不愿面对的事。有些人不睡觉是想逃避第二天的问题,这种熬夜是拖延的表现。
任何积压着的、未解决的现实问题都会成为负担,拖延只会把战线拉长,更耗精力。
应对建议
如果你有重要的事情没解决,建议全力以赴把眼前的压力源处理掉,而不是用熬夜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逃避。
3.对睡眠焦虑
睡眠是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发生的,如果精神紧绷,就很难入睡。有些人本来长期失眠,睡眠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巨大的压力源。
由于每天担心是否能睡着,睡眠成了一件令人紧张的任务,为了逃避这种紧张,很多人选择做别的事,熬到真的累了才睡。
应对建议
这种情况可求助专业的精神心理专科人士,解决失眠问题。
4.晚上控制力差
还有些人,内心没什么负担,拖着不睡纯粹是因为有更吸引他的事,如看剧、看小说、聊天等。尤其在晚上,人的自制力变差,就会放纵自己享乐,即便到点了也不愿割舍眼前的娱乐或爱好。
应对建议
如果第二天没有工作任务,那么适当放纵一下可以放松身心,但如果熬夜造成每天早上精神不振,工作生活效率低下,建议还是要努力克制,遵守睡眠时间,让作息回到正轨。
(转自:生命时报)
东北大学de丁老师
【4种熬夜心理,你是哪种?】
我们为啥总控制不住地熬夜?
心理学者将这种主动熬夜称为“睡前拖延症”,如果睡眠是一项任务,那熬夜就是迟迟不想做这件事,尽管知道会有负面效果。
1.补偿心理
白天没有尽兴,夜晚来补上。对很多人来说,夜晚是难得的独处时间,可以自在地做自己享受并喜欢的事。
由于不想这份快乐结束得太快,就只能把睡眠时间往后延。这其实也在提示,白天你有太多“不得不”做的事,压抑了许多自由和惬意。
应对建议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试着在白天减少一两件不得不做的事,或增加一两件内心想做的事,或在白天定一个时间适当放松,也许就不需要在晚上寻找平衡了。
2.不想面对明天
把夜晚时间延长而不入睡,就不用立马一觉醒来面对不愿面对的事。有些人不睡觉是想逃避第二天的问题,这种熬夜是拖延的表现。
任何积压着的、未解决的现实问题都会成为负担,拖延只会把战线拉长,更耗精力。
应对建议
如果你有重要的事情没解决,建议全力以赴把眼前的压力源处理掉,而不是用熬夜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逃避。
3.对睡眠焦虑
睡眠是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发生的,如果精神紧绷,就很难入睡。有些人本来长期失眠,睡眠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巨大的压力源。
由于每天担心是否能睡着,睡眠成了一件令人紧张的任务,为了逃避这种紧张,很多人选择做别的事,熬到真的累了才睡。
应对建议
这种情况可求助专业的精神心理专科人士,解决失眠问题。
4.晚上控制力差
还有些人,内心没什么负担,拖着不睡纯粹是因为有更吸引他的事,如看剧、看小说、聊天等。尤其在晚上,人的自制力变差,就会放纵自己享乐,即便到点了也不愿割舍眼前的娱乐或爱好。
应对建议
如果第二天没有工作任务,那么适当放纵一下可以放松身心,但如果熬夜造成每天早上精神不振,工作生活效率低下,建议还是要努力克制,遵守睡眠时间,让作息回到正轨。
(转自:生命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