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刊NO.2422
- 地球知识局
- 2023-03-14 13:53:49
【地球日刊NO.2422】逆转了,臭氧空洞正在变小!
今年1月9日,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发布新闻称,如果保持现行举措,南极臭氧空洞将在2066年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届时,人类将首次通过紧密的国际合作,解决一个攸关文明存续的重大环境问题。
1974年,美国人马里奥·莫利纳和舍伍德·罗兰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氯氟烃 (CFC) 气体(即我们常说的氟利昂)对臭氧层构成威胁。他们认识到,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的氯氟烃扩散到臭氧层后,会在紫外辐射下分解出氯原子,而氯原子是臭氧分解的高效催化剂。
根据他们的预估,如果氯氟烃按照当时10%的年增长率继续生产,那么大气中的臭氧将会在20年之后减少5-7%,并且将会在75年之后(也就是现在的27年之后)减少30-50%。届时,大量紫外辐射可以直接到达地面,很多人会因此患上皮肤癌或白内障,同时平流层的温度还会显著降低,可能会造成破坏性的气候变化。
臭氧空洞近年来对全球气候带来了哪些影响?人们是如何将这个空洞控制住的?请点击我们的文章了解一下国际臭氧层保护日保护臭氧层气候
地理
今年1月9日,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发布新闻称,如果保持现行举措,南极臭氧空洞将在2066年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届时,人类将首次通过紧密的国际合作,解决一个攸关文明存续的重大环境问题。
1974年,美国人马里奥·莫利纳和舍伍德·罗兰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氯氟烃 (CFC) 气体(即我们常说的氟利昂)对臭氧层构成威胁。他们认识到,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的氯氟烃扩散到臭氧层后,会在紫外辐射下分解出氯原子,而氯原子是臭氧分解的高效催化剂。
根据他们的预估,如果氯氟烃按照当时10%的年增长率继续生产,那么大气中的臭氧将会在20年之后减少5-7%,并且将会在75年之后(也就是现在的27年之后)减少30-50%。届时,大量紫外辐射可以直接到达地面,很多人会因此患上皮肤癌或白内障,同时平流层的温度还会显著降低,可能会造成破坏性的气候变化。
臭氧空洞近年来对全球气候带来了哪些影响?人们是如何将这个空洞控制住的?请点击我们的文章了解一下国际臭氧层保护日保护臭氧层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