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 #陕西航天人助推问天探苍穹#
- 华商报
- 2022-07-27 19:36:47
问天探苍穹【中国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 陕西航天人助推问天探苍穹】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空间站迎来的首个实验舱,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在有人状态下迎接航天器的来访。问天实验舱主要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相比较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是目前为止,太空中体积最大、长度最长的单体航天器,比“天和”核心舱还要长出1.3米,足足有6层楼房的高度。作为中国首个空间站“天宫”的重要组成部分,“问天”实验舱主要用于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将有力推动生命生态、生物技术和变重力科学等重大前沿科技突破。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此次发射用火箭提供了全部火箭动力系统,为空间站“问天”实验舱提供了36台用于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的姿轨控发动机及其他动力系统配套产品。随着本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中国首个空间站,将迎来国际在轨空间站最长舱位段的单体载人航天器。在空间站建设已完成的8次任务中,六院提供所有动力,均表现完美。
此次发射任务中,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为“问天实验舱”提供了全部舱体动、静结构密封产品,以及电机组件,为火箭系统提供的消氢点火装置再一次成功点燃“第一把火”,顺利护送“问天”赴“天宫”。四院42所研制生产的“长征五号B”排氢燃烧系统点火装置,可以在火箭氢氧发动机工作前2-3秒内点燃火箭发射的“第一把火”,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高速燃气金属粒子流,来消除火箭发射前排出的大量低温氢气,以保证运载火箭发射的安全性。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为问天实验舱研制的中继终端、天线网络以及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此次成功发射的问天实验舱在进入太空后,由西安分院研制的中继终端在第一时间开机,与天链中继卫星建立星间链路,并与地面建立通信联系,实现从问天实验舱到中继卫星再到地面的“太空天路”。此外,西安分院在问天实验舱中还承担了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研制任务。
数管、环控、生保、饮食……“管家团队”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71所为本次任务配套了核心处理单元、数据复接器、低速遥测编码单元、环控中心计算机、环控出舱控制器、大小便收集控制器、坐便器内部控制器、舱外服舱载电气综合控制台、热风加热装置、饮水分配器、微波加热装置、箭载计算机、导航计算机、信号处理与接口电路、地面测试计算机、光纤惯组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及213个品种的电路产品,为任务成功保驾护航。(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供图)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相比较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是目前为止,太空中体积最大、长度最长的单体航天器,比“天和”核心舱还要长出1.3米,足足有6层楼房的高度。作为中国首个空间站“天宫”的重要组成部分,“问天”实验舱主要用于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将有力推动生命生态、生物技术和变重力科学等重大前沿科技突破。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此次发射用火箭提供了全部火箭动力系统,为空间站“问天”实验舱提供了36台用于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的姿轨控发动机及其他动力系统配套产品。随着本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中国首个空间站,将迎来国际在轨空间站最长舱位段的单体载人航天器。在空间站建设已完成的8次任务中,六院提供所有动力,均表现完美。
此次发射任务中,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为“问天实验舱”提供了全部舱体动、静结构密封产品,以及电机组件,为火箭系统提供的消氢点火装置再一次成功点燃“第一把火”,顺利护送“问天”赴“天宫”。四院42所研制生产的“长征五号B”排氢燃烧系统点火装置,可以在火箭氢氧发动机工作前2-3秒内点燃火箭发射的“第一把火”,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高速燃气金属粒子流,来消除火箭发射前排出的大量低温氢气,以保证运载火箭发射的安全性。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为问天实验舱研制的中继终端、天线网络以及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此次成功发射的问天实验舱在进入太空后,由西安分院研制的中继终端在第一时间开机,与天链中继卫星建立星间链路,并与地面建立通信联系,实现从问天实验舱到中继卫星再到地面的“太空天路”。此外,西安分院在问天实验舱中还承担了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研制任务。
数管、环控、生保、饮食……“管家团队”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71所为本次任务配套了核心处理单元、数据复接器、低速遥测编码单元、环控中心计算机、环控出舱控制器、大小便收集控制器、坐便器内部控制器、舱外服舱载电气综合控制台、热风加热装置、饮水分配器、微波加热装置、箭载计算机、导航计算机、信号处理与接口电路、地面测试计算机、光纤惯组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及213个品种的电路产品,为任务成功保驾护航。(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供图)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