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中的千年老方...

  • 神农养生宝典
  • 2025-03-14 03:39:12
《金匮要略》中的千年老方,脸肿、腹肿、腿肿、全身肿,皆能消散中医式生活
原创 肾病专家魏小萌
在中医看来,凡是身体在外表现出了异常,往往预示着体内某些脏腑器官的功能失调;所谓“从外知内,司外揣内”,正是中医诊断的精髓。在水肿上,亦是如此。
眼肿、脸肿、腹肿、腿肿、脚肿...全身水肿,看似是“外病”,其实皆是“内症”,与脾肾功能失调紧密相关!

医圣张仲景其实早在千年之前就有过论述,载于《金匮要略》中。今天依然是很多中医肾内科临床的常用手段,今天咱们就来浅聊两类:
1、宣肺散水法
张仲景用“风水”来形容身体的水肿、浮肿,他认为这是因患者外感风寒,肺气失宣,导致身体代谢障碍,水液排泄功能受损所致。
因此,治则以发散水湿、清理肺热,越婢汤就是常用的方剂,对于急性肾炎引发的上半身水肿疗效显著。
病例分享:47岁的王女士,因外感风寒而出现全身性水肿,尤以面部为重,伴随低热头痛、多汗恶风、口干口渴等,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尿常规检查显示蛋白尿(++),被确诊为急性肾炎,来到我的门诊。

中医辨证:风寒袭表、肺气失宣所致水湿泛滥。治疗上我以宣肺利水法,方用越婢汤加减:生石膏、连翘、白茅根、车前子、麻黄、生姜、大枣、炙甘草等。服药2个半月,水肿、发热症状消退,尿蛋白转阴(-)。调方继服2月以巩固疗效,诸症皆消。
2、攻下泄水法
《金匮要略》指出:“肾为水脏,藏真阴真阳”。肾气受损或阴虚内热,极易导致水热互结,出现发热咳嗽、呕吐、心烦失眠、口渴、小便不利、脉浮之症。治则以滋养阴液、清热利水,猪苓汤正是此类病症的常用方。

病例分享:56岁的肖女士尿频尿急很久了,近期出现尿痛、尿少、血尿,伴低热盗汗。自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形体消瘦、下肢轻度水肿,西医诊断为肾结核。面诊见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为肾阴亏损、阴虚内热、水热互结所致血脉受损。治则以滋阴利水、清热止血,我以猪苓汤加减开方:猪苓、泽泻、茯苓、滑石、旱莲草、白茅根、蒲公英、黄柏、阿胶、通草等。
用药1月,肖女士尿频尿急缓解,尿量增加。二诊调方继服2月有余,加琥珀末、怀牛膝,以增强利尿通便、强腰止痛,盗汗停止,血尿消失,食欲恢复,乏力感消失;4个月后,水肿完全消退;继服1月巩固疗效。
温馨提醒:每个人体质不同,用法用量也不同,需据个人情况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辨证用方。
《金匮要略》中的千年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