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开水泡饭容易伤胃

  • 老中医苏医生
  • 2024-11-18 02:03:30
为什么说开水泡饭容易伤胃?

在江南地区,尤其是上海,泡饭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与粥不同,泡饭条理清晰,不黏糊。通常用于早餐。一般使用隔夜饭或冷饭,通过开水浸泡使其变软,便于吞咽。

王孟英说过凡人饮食,盖有三化,一曰火化,就是温热饮食,二曰口化,就是要细嚼慢咽,三曰胃化,蒸变转化,靠的就是脾胃阳气,阴从阳化,化出气血,第一化,第二化得力,不劳于胃,故食生冷,大嚼急咽,则胃受伤。

从上面就看出来健康的饮食,要温热饮食,细嚼慢咽,脾阳充足,脾胃才不会受伤,化生出充足的气血来。而开水泡饭,一般用隔夜饭或冷饭,特别是现在是直接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箱的冷已经抵消开水的一部分热了,

所以只是水和旧饭混在一起而己,所以第一火化不足,因有水,下咽很顺利,基本就不会再嚼,那么二化又不得力,前二化的不作为,最后就连累了胃,把胃累出病来。

而黄元御也说过“水谷入胃,消于脾阳,水之消化,较难于谷”,意思是水和五谷进入胃里,主要是由脾胃来消化,但水的消化比五谷的消化还要耗脾阳。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五谷可以靠上面说的“口化”经过细嚼慢咽之后,已经减轻了胃的负担,但水直接进入胃,必须要通过脾胃阳气蒸化,要将水转变成水蒸气。如果阳气不足,气化不利,

那么水留在胃里就是胃水肿,水太多向上反就是泛酸,向下走就是尿多,如果走不出去,留在皮肤就是皮下水肿,留在关节就是关节水肿,留在内脏就是脏器水肿.....所以水湿为患都是因为阳气不足啊。

但是现在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吃得下去就一定能补益,狼吞虎咽,生冷食物,以为大汗出以为喝水就能补回来,却不知道汗与水的区别,天天让身体做亏本生意,这就是身体多病的原因啊。

而经常喝开水泡饭的人往往容易打嗝、上泛酸水。其实减少喝水或少吃开水泡饭,慢慢症状就会缓解,如果身体不能自我修复,是因为阳气受伤,那么入温热的药物,让水湿气化,身体自然轻松,但如果只知道制酸降酸,还是胃胀难消化。

那具体怎么办呢?病因就是阳气不足,消化不良。比如经常食少腹胀,喝凉水不舒服,喝热的才舒服,人瘦,喝粥或喝水多胃痛加重,上泛酸水,《伤寒论》说:“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一般用吴茱萸汤加减就可以解决,

如果寒热夹杂,既有反酸,又有胃热烧灼感,口苦等,可以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可供参考。都是温养脾胃的,阳气足,消化好,水能气化,升降正常,还怎么泛酸水?

肯定还有网友问,有没有中成药,我思考了一下,找到一个比较接近的,叫香砂养胃芄。里面的白术、藿香、砂仁等都是温药,白术、茯苓还可以温中化湿,而半夏、枳实、厚朴、陈皮除积滞降胃气的作用,醋香附还可以疏肝理气,温中和胃,实质就是升脾降胃,让身体以脾胃为中轴的这个圆圈转动起来。

但这个中成药温阳力还是比较弱,如果脾胃虚寒明显,可以合上理中芄或附子理中芄一起服用。

以上说到中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
为什么说开水泡饭容易伤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