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与@易车 携手,联合推出...

  • 小满
  • 2025-01-26 23:10:46
很荣幸与@易车 携手,联合推出《2024中国乘用车市场洞察报告》。回顾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为2289.4万辆,同比增长5.5%;产量为2747.7万辆,同比增长5.2%。值得一提的是,自2024年6月开始,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零售渗透率,已连续7个月超过50%。满谈汽车

过去的一年,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德系、日系、美系品牌销量均出现两位数下滑,仅韩系品牌略有增长,大众、通用、丰田等跨国车企,销量均不同程度下降。

在全球电动汽车销售领域,中国车企表现出强劲实力和领先地位。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看到潜在的危机,除了欧盟、美国针对国产新能源的加征关税制约,还有美国针对中国企业的半导体产品出口管制。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一辆传统燃油车需要的芯片数量约为600-700颗,主要包括功能芯片、功率半导体和传感器三大类,而新能源汽车十分强调电动化和智能化,所需要的芯片数量大幅增加,以支持其复杂的电力系统和自动驾驶功能,普通的新能源汽车可能就需要1000-1200颗左右,高端的新能源汽车甚至达到2000颗以上。

如果不依赖美国芯片,中国车企能否找到替代?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迅速发展,但汽车芯片却极度依赖国际半导体产业链供应。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产业超过90%芯片需从国外进口,计算和控制类芯片依赖度更高达99%,功率和存储类芯片依赖度达92%。

当前,由于中国汽车半导体行业还存在不足,中国厂商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仍处于劣势。尽管国产汽车芯片发展迅速,但在车规级MCU、碳化硅功率器件等方面仍大多依赖进口,特别是MCU(微控制单元)芯片的需求尤为突出,国内虽有比亚迪、地平线、寒武纪、海思等国产车规级MCU厂商,但市场份额极其有限。

作为高度集成的行业,汽车芯片要求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特别在刹车、动力系统等安全性要求极高领域,尽管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喜人,但前景依旧困难重重,中国车企还需要持续提升技术,逐步降低对于进口芯片的依赖。

据报道,中国计划2025年将采购本国汽车芯片比例提升到20%~25%,已获得比亚迪、上汽、东风汽车、广汽、一汽等多家国内厂商支持。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领跑全球市场,销量遥遥领先,但芯片过度依赖进口,成为产业发展瓶颈。业内人士指出,25%的目标肯定是暂时性的,长远目标是国内车企芯片采购全部本地化。

目前,中国汽车厂商正在不断发展布局半导体。7月27日,蔚来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流片成功;8月23日,小鹏汽车自研的“图灵芯片”流片成功;9月20日,长城汽车车规级MCU芯片——紫荆M100完成研发并成功点亮;11月9日,由东风汽车定制的国产高性能车规MCU芯片——DF30,及其符合AUTOSAR标准的操作系统(OS)和微控制器抽象层(MCAL)正式发布…… 专栏 · 满谈汽车
很荣幸与@易车 携手,联合推出...很荣幸与@易车 携手,联合推出...很荣幸与@易车 携手,联合推出...很荣幸与@易车 携手,联合推出...很荣幸与@易车 携手,联合推出...很荣幸与@易车 携手,联合推出...很荣幸与@易车 携手,联合推出...很荣幸与@易车 携手,联合推出...很荣幸与@易车 携手,联合推出...很荣幸与@易车 携手,联合推出...很荣幸与@易车 携手,联合推出...很荣幸与@易车 携手,联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