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头还是藻头?武当山...
- 永涛的视界
- 2025-02-17 03:57:38
找头还是藻头?
武当山 玉虚宫 龙虎殿琉璃影壁额枋上的两种明早期找头旋花装饰。
皆设置成一整两破格局,右侧整旋花,左侧两个半旋花背靠背上下并列。
图上部的整旋花由一圈卷叶瓣和中心的如意头组成。
图下部的整旋花,整体为一个大的横置如意头,里面填充四瓣对称外旋卷叶瓣。
武当山的明早期琉璃旋花,浮雕深刻立体,形象生动。在如此立体的雕塑效果中,就能深入理解大木彩画中的皮条线、岔口线和楞线了,其实是一层层的卷曲叶片,由内向外,如涟漪般晕染叠加。
看武当山这些琉璃影壁和琉璃焚帛炉,能深切地感受到,在明早期,额枋两端的找头是绝对的主角,是装饰的全部,方心其实是找头装饰之后的留白。也能理解,为什么找头也会被写做“藻头”,这其实才是对它的贴切形容,被装饰的端头。清代档案中的“找头”写法,我认为是对“藻头”的通假字简化写法,不能据此理解成“找补空地”,真正的空地是方心,额枋两端历来都是装饰的重点。后来方心上出现的绘图,才是对空地的找补。
武当山 玉虚宫 龙虎殿琉璃影壁额枋上的两种明早期找头旋花装饰。
皆设置成一整两破格局,右侧整旋花,左侧两个半旋花背靠背上下并列。
图上部的整旋花由一圈卷叶瓣和中心的如意头组成。
图下部的整旋花,整体为一个大的横置如意头,里面填充四瓣对称外旋卷叶瓣。
武当山的明早期琉璃旋花,浮雕深刻立体,形象生动。在如此立体的雕塑效果中,就能深入理解大木彩画中的皮条线、岔口线和楞线了,其实是一层层的卷曲叶片,由内向外,如涟漪般晕染叠加。
看武当山这些琉璃影壁和琉璃焚帛炉,能深切地感受到,在明早期,额枋两端的找头是绝对的主角,是装饰的全部,方心其实是找头装饰之后的留白。也能理解,为什么找头也会被写做“藻头”,这其实才是对它的贴切形容,被装饰的端头。清代档案中的“找头”写法,我认为是对“藻头”的通假字简化写法,不能据此理解成“找补空地”,真正的空地是方心,额枋两端历来都是装饰的重点。后来方心上出现的绘图,才是对空地的找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