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 《许安国祠堂题记画像石》...
- 如是我文1123
- 2025-01-04 08:48:11
山东博物馆 《许安国祠堂题记画像石》
约会博物馆
历史
艺术
又名《宋山题记画像石》,共两石,分别为《永寿三年题记画像石》《阳遂富贵画像石》。1980年岀土于山东嘉祥县宋山村。刻制于东汉永寿三年十二月(永寿三年大部分时间处于公元157年,但农历十二月对应阳历为158年1月)。
两石大小几乎相同,长约110厘米,宽约68厘米。主体画像均为柿蒂纹,蒂瓣上刻井字纹,蒂瓣间刻鱼纹或羽人。学者李零将这种花纹称为方花(象征四方方位之花)纹。雕刻技法均为剔地平面雕,加阴线刻。
《永寿三年题记画像石》(图1、图4、图7、图9、图10、图11、图12)画像左刻隶书近500字,内容:永寿三年十二月,戊寅朔廿六日癸巳,惟许卒史安国,礼性方直,廉言敦笃……。右侧刻隶书27字,内容:国子男字伯孝,年适六岁,在东道边。孝有小弟,字闰得,关年俱老,皆随。
《阳遂富贵画像石》(图3、图6)右侧刻隶书16字,内容:阳遂富贵,此中人马皆食太仓,饮其江海。
附:《许安国祠堂题记画像石》拓片,拍摄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图16、图17、图18)。



又名《宋山题记画像石》,共两石,分别为《永寿三年题记画像石》《阳遂富贵画像石》。1980年岀土于山东嘉祥县宋山村。刻制于东汉永寿三年十二月(永寿三年大部分时间处于公元157年,但农历十二月对应阳历为158年1月)。
两石大小几乎相同,长约110厘米,宽约68厘米。主体画像均为柿蒂纹,蒂瓣上刻井字纹,蒂瓣间刻鱼纹或羽人。学者李零将这种花纹称为方花(象征四方方位之花)纹。雕刻技法均为剔地平面雕,加阴线刻。
《永寿三年题记画像石》(图1、图4、图7、图9、图10、图11、图12)画像左刻隶书近500字,内容:永寿三年十二月,戊寅朔廿六日癸巳,惟许卒史安国,礼性方直,廉言敦笃……。右侧刻隶书27字,内容:国子男字伯孝,年适六岁,在东道边。孝有小弟,字闰得,关年俱老,皆随。
《阳遂富贵画像石》(图3、图6)右侧刻隶书16字,内容:阳遂富贵,此中人马皆食太仓,饮其江海。
附:《许安国祠堂题记画像石》拓片,拍摄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图16、图17、图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