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绘画之我见以下皆为我自学时所思所想...
- __千九
- 2024-12-27 10:00:53
中西绘画之我见
以下皆为我自学时所思所想,个人观点,不具备任何学术性、客观性。
国画体系有两样东西,在西画体系里没有对应的内涵。或有近似的,但底层思路并不相同。
布局 vs 构成
西画中的构成的思路围绕着点线面,画的仍然是具象的东西。而布局围绕着虚实,以实画虚,画的是抽象的气。有点类似围棋在官子之前的状态。
比如一个高山云雾的场景,西画的思路山是山,雾是水汽,都是实体。会用一些手法去处理两者过渡的部分,但总体上还是当作两种物质对象在处理。这也符合传统西画中以光影造型为基础的绘画思路(图1)
而国画画的是山雾交融的状态,或者说雾所代表的空间才是主要表现对象。看似在画实的山,其实在画虚的雾。这源自传统国画本质上不是描绘客观对象,而是抒发主观情感。所以山本身不重要,山雾一体的气势才是画者真正描绘的东西(图2)
笔墨vs笔触
西画中的笔触追求的是造型效率。在光影造型的语境下,如果一笔就能准确勾勒出对象的光影、形态变化,同时还保留了用笔痕迹带来的轻松灵动,便是“”神来一笔”。可以说,西画中的笔触追求的是高度概括(图3)
在国画,笔墨追求则是一笔带来的丰富的层次。通过对笔、墨、水、纸这些工具的精准控制,使得一笔下去有千变万化的丰富层次。国画一个有趣的特点是,即便彼此重叠交融,仍然是可以读出每一笔的轨迹。这还是因为国画画的不是客观实物,而是心相。而用笔的方式正是画者展现自身性格的手段(图4)
这一对比并不是为了分个高下。而是当下绝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都是从西画入门的绘画。如果只用西画的思路去理解国画,把国画当作某种“以平面构成为主的表现主义子类”去看待。这样会错过国画技艺真正的精华。国画并不是用毛笔在宣纸上画的“水彩画”,也不只是水墨。其中蕴含着很多独立于西画体系的技艺,是完全可以运用到现代绘画中的,学点皮毛都会受益匪浅。
以下皆为我自学时所思所想,个人观点,不具备任何学术性、客观性。
国画体系有两样东西,在西画体系里没有对应的内涵。或有近似的,但底层思路并不相同。
布局 vs 构成
西画中的构成的思路围绕着点线面,画的仍然是具象的东西。而布局围绕着虚实,以实画虚,画的是抽象的气。有点类似围棋在官子之前的状态。
比如一个高山云雾的场景,西画的思路山是山,雾是水汽,都是实体。会用一些手法去处理两者过渡的部分,但总体上还是当作两种物质对象在处理。这也符合传统西画中以光影造型为基础的绘画思路(图1)
而国画画的是山雾交融的状态,或者说雾所代表的空间才是主要表现对象。看似在画实的山,其实在画虚的雾。这源自传统国画本质上不是描绘客观对象,而是抒发主观情感。所以山本身不重要,山雾一体的气势才是画者真正描绘的东西(图2)
笔墨vs笔触
西画中的笔触追求的是造型效率。在光影造型的语境下,如果一笔就能准确勾勒出对象的光影、形态变化,同时还保留了用笔痕迹带来的轻松灵动,便是“”神来一笔”。可以说,西画中的笔触追求的是高度概括(图3)
在国画,笔墨追求则是一笔带来的丰富的层次。通过对笔、墨、水、纸这些工具的精准控制,使得一笔下去有千变万化的丰富层次。国画一个有趣的特点是,即便彼此重叠交融,仍然是可以读出每一笔的轨迹。这还是因为国画画的不是客观实物,而是心相。而用笔的方式正是画者展现自身性格的手段(图4)
这一对比并不是为了分个高下。而是当下绝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都是从西画入门的绘画。如果只用西画的思路去理解国画,把国画当作某种“以平面构成为主的表现主义子类”去看待。这样会错过国画技艺真正的精华。国画并不是用毛笔在宣纸上画的“水彩画”,也不只是水墨。其中蕴含着很多独立于西画体系的技艺,是完全可以运用到现代绘画中的,学点皮毛都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