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宫廷壁画
- 曹老师寻宝记-元懋翔曹荻明
- 2024-12-21 20:54:19
【法海寺宫廷壁画】北京法海寺壁画,甘肃敦煌壁画、山西永乐宫壁画,并成为中国三大壁画,法海寺壁画是明代宫廷壁画的典型代表。
佛教中最伟大的菩萨是观音、文殊、普贤,齐聚元懋翔文化艺术馆!本壁画是按照法海寺75%的大小缩小复刻。三位菩萨合称为“三大士”,供奉三位菩萨的佛殿就叫三大士殿。面对壁画,通常情况是观音居中,文殊在右,普贤在左。他们的坐骑分别是金犼,青狮,白象。这三尊菩萨优雅安详的姿态、协调的颜色和流畅的线条,以及纱巾的绘画技巧和金圈与岩石、树木的对比,强调了纱巾的透明和轻柔质感。
法海寺壁画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修建在北京石 景山区,由明英宗时期太监李童集资建造,英宗钦赐 “法海禅寺”。壁画在大雄宝殿内,当时参加寺庙建筑、 壁画绘制的画师工匠有169人,耗时4年多时间完成。
原大雄宝殿内陈列巨型三世佛及十八罗汉造像,整个大殿主结构及佛造像所用原料皆为金丝楠木,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巨型三世佛被毁,十八罗汉造像遗失。三世佛后有三瀑云纹图作为影背,影背背面从左到右依次是大智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合称“三大士”。
“水月观音”仅是汉地的称呼,在藏区被称为“心性安息观自在菩萨”所要表现的是慈悲的形象。右腿屈起,左腿盘坐,左手轻撑地面,右手优雅地搭在右膝上,芙蓉花面春风暖,庄严宝相沁禅心。宛若秋水的双眼,优雅安详的姿态,表现观音自在、平和的形象。
观音身披的金丝薄纱,由云母原料绘制的拇指盖大小图纹交织而成,每一个图纹又由48条金丝细线组成,各个图纹连接在一起共计2万多笔, 一气呵成,质感如同晨曦中的薄雾, 缥缈而神秘,尤显画师高超技艺。头戴宝冠,胸饰璎珞珠宝,飘带无风自举,曼妙轻舞。被画师描绘的淋漓尽致。
水月观音的左上方是韦驮菩萨,手托降魔宝杵,威武俊朗:右下方是善财童乖巧可爱的孩童形象,透着纯真。对面的瑞兽朝天吼,活灵活现,仿佛要将所有的邪恶都吞噬殆尽。壁画造像身上的饰品、法器等装饰,都采用沥粉堆金的工艺,协调的颜色和流畅的线条,以呈现立体效果,体现了明代画师们缜密的构思和精湛的技艺。
整幅画面充满了和谐与宁静,体现了明代宫廷壁画彩绘的最高水准,且颇有唐宋遗风!曹老师寻宝记微博旅行家
佛教中最伟大的菩萨是观音、文殊、普贤,齐聚元懋翔文化艺术馆!本壁画是按照法海寺75%的大小缩小复刻。三位菩萨合称为“三大士”,供奉三位菩萨的佛殿就叫三大士殿。面对壁画,通常情况是观音居中,文殊在右,普贤在左。他们的坐骑分别是金犼,青狮,白象。这三尊菩萨优雅安详的姿态、协调的颜色和流畅的线条,以及纱巾的绘画技巧和金圈与岩石、树木的对比,强调了纱巾的透明和轻柔质感。
法海寺壁画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修建在北京石 景山区,由明英宗时期太监李童集资建造,英宗钦赐 “法海禅寺”。壁画在大雄宝殿内,当时参加寺庙建筑、 壁画绘制的画师工匠有169人,耗时4年多时间完成。
原大雄宝殿内陈列巨型三世佛及十八罗汉造像,整个大殿主结构及佛造像所用原料皆为金丝楠木,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巨型三世佛被毁,十八罗汉造像遗失。三世佛后有三瀑云纹图作为影背,影背背面从左到右依次是大智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合称“三大士”。
“水月观音”仅是汉地的称呼,在藏区被称为“心性安息观自在菩萨”所要表现的是慈悲的形象。右腿屈起,左腿盘坐,左手轻撑地面,右手优雅地搭在右膝上,芙蓉花面春风暖,庄严宝相沁禅心。宛若秋水的双眼,优雅安详的姿态,表现观音自在、平和的形象。
观音身披的金丝薄纱,由云母原料绘制的拇指盖大小图纹交织而成,每一个图纹又由48条金丝细线组成,各个图纹连接在一起共计2万多笔, 一气呵成,质感如同晨曦中的薄雾, 缥缈而神秘,尤显画师高超技艺。头戴宝冠,胸饰璎珞珠宝,飘带无风自举,曼妙轻舞。被画师描绘的淋漓尽致。
水月观音的左上方是韦驮菩萨,手托降魔宝杵,威武俊朗:右下方是善财童乖巧可爱的孩童形象,透着纯真。对面的瑞兽朝天吼,活灵活现,仿佛要将所有的邪恶都吞噬殆尽。壁画造像身上的饰品、法器等装饰,都采用沥粉堆金的工艺,协调的颜色和流畅的线条,以呈现立体效果,体现了明代画师们缜密的构思和精湛的技艺。
整幅画面充满了和谐与宁静,体现了明代宫廷壁画彩绘的最高水准,且颇有唐宋遗风!曹老师寻宝记微博旅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