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版李子柒造“中国奢侈品”,千万网友坐不住了
- 风闻社区
- 2024-12-12 09:26:52
【男版李子柒造“中国奢侈品”,千万网友坐不住了】最华人:真正让向家叔侄爆火出圈的,是一条徽墨制作的视频。
被誉为“一两黄金一两墨”的古法徽墨,不仅流程繁琐,工艺复杂,而且制作周期长,动辄一两年都是家常便饭,直接劝退了不少跃跃欲试的博主。
可叔侄俩却铁了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和雕漆隐花一样,徽墨制作的第一步也是爬树割生漆。
而漆树极易致敏,叔侄俩很快就和李子柒一样全身长满红点,甚至过敏严重到双眼红肿,连医生都束手无策,他们只能咬牙硬生生扛过来。
可这仅仅是开始。
生漆采来后,侄子向宏俊将其倒入调和好的桐油中,插入引线开始漫长的炼烟阶段。
从白天到深夜,向宏俊不断点烟等待燃尽,再拿细密的毛刷轻轻刷取碗盖上不结块的轻烟。
可桐油出烟率极低,一斤油只能烧出一二两油烟。如此步骤循环往复,极其考验向宏俊的耐心,直到一个月燃尽两三百斤桐油后,向宏俊才收集了一脸盆的烟灰。
根据制作流程,洗好的烟灰需要加入等量牛胶,静置阴干一整年,方可进入下一环节。可牛胶是由牛骨胶和牛皮胶调制而成,古籍上关于调和比例记载得十分模糊。
叔侄俩只能根据2∶1、1∶1等笼统说法不断尝试。经过数十次踩坑,这才调配出适当的比例。
好不容易解锁比例后,就迎来了最劳神费力的流程——“打墨”。
年轻力壮的向宏俊,需要铆足了劲不断拍打墨团,由于持续不断地抡斧打墨,斧头竟硬生生折断在墨团上。
直到墨团表面完全光泽,汗流浃背的向宏俊方才停手,拿起墨团开始压墨。
压墨环节也并不轻松。脆弱的墨团不仅对环境温度湿度要求极高,而且对磨具的精度要求十分苛刻。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叔侄俩接连失败了十余次,才慢慢摸索出门道。
最后,成型的墨块还要拿草木灰吸湿,再挂起来晾晒半年,描金上蜡后才算大功告成。
成品徽墨“落纸如漆,经久不褪”,哪怕滴入水中,墨花依然浓密厚重,令一众网友惊艳不已!
这条时长5分58秒的视频,凝结着叔侄俩500余天的心血,可谓技法精湛、独具匠心。
视频一经发布就突破3亿点击量,点赞量也超过千万,让叔侄俩在短短几天内就涨粉150万,一跃成为非遗赛道的天花板级别的存在。@归乡人山白
男版李子柒造“中国奢侈品”,千万网友坐不住了
被誉为“一两黄金一两墨”的古法徽墨,不仅流程繁琐,工艺复杂,而且制作周期长,动辄一两年都是家常便饭,直接劝退了不少跃跃欲试的博主。
可叔侄俩却铁了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和雕漆隐花一样,徽墨制作的第一步也是爬树割生漆。
而漆树极易致敏,叔侄俩很快就和李子柒一样全身长满红点,甚至过敏严重到双眼红肿,连医生都束手无策,他们只能咬牙硬生生扛过来。
可这仅仅是开始。
生漆采来后,侄子向宏俊将其倒入调和好的桐油中,插入引线开始漫长的炼烟阶段。
从白天到深夜,向宏俊不断点烟等待燃尽,再拿细密的毛刷轻轻刷取碗盖上不结块的轻烟。
可桐油出烟率极低,一斤油只能烧出一二两油烟。如此步骤循环往复,极其考验向宏俊的耐心,直到一个月燃尽两三百斤桐油后,向宏俊才收集了一脸盆的烟灰。
根据制作流程,洗好的烟灰需要加入等量牛胶,静置阴干一整年,方可进入下一环节。可牛胶是由牛骨胶和牛皮胶调制而成,古籍上关于调和比例记载得十分模糊。
叔侄俩只能根据2∶1、1∶1等笼统说法不断尝试。经过数十次踩坑,这才调配出适当的比例。
好不容易解锁比例后,就迎来了最劳神费力的流程——“打墨”。
年轻力壮的向宏俊,需要铆足了劲不断拍打墨团,由于持续不断地抡斧打墨,斧头竟硬生生折断在墨团上。
直到墨团表面完全光泽,汗流浃背的向宏俊方才停手,拿起墨团开始压墨。
压墨环节也并不轻松。脆弱的墨团不仅对环境温度湿度要求极高,而且对磨具的精度要求十分苛刻。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叔侄俩接连失败了十余次,才慢慢摸索出门道。
最后,成型的墨块还要拿草木灰吸湿,再挂起来晾晒半年,描金上蜡后才算大功告成。
成品徽墨“落纸如漆,经久不褪”,哪怕滴入水中,墨花依然浓密厚重,令一众网友惊艳不已!
这条时长5分58秒的视频,凝结着叔侄俩500余天的心血,可谓技法精湛、独具匠心。
视频一经发布就突破3亿点击量,点赞量也超过千万,让叔侄俩在短短几天内就涨粉150万,一跃成为非遗赛道的天花板级别的存在。@归乡人山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