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彻斯特博物馆有青年学者对话古...
- 钰珏_佛狱恶女
- 2024-10-19 17:03:06
在曼彻斯特博物馆有青年学者对话古文物和历史的展。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个在伊拉克被发现的亚述女性面具,这本是亚述国王Ashurnasipal Il宫殿装饰中的一个,刻画的本是造型华美、头上缀有复杂吊饰的女性,她的眼睛本该是宝石或彩色玻璃的,但如今都已遗失,只留下空洞。她的嘴大张又被丝带缠住,像是在声嘶力竭地尖叫又被外力捂嘴。
而作为库尔德女性学者的Zeen Hayran把对这件作品的解读称为Kurdish Pain,是亚述女性与库尔德女性的共鸣。
之前我们upwomxn的活动请到了在叙利亚北部罗贾瓦研究库尔德女战士的黄瑜珊,她讲述了在主流叙事中被边缘化、被简化的库尔德女性争取权利的故事。
库尔德女性飘荡在叙利亚、伊拉克、土耳其和伊朗之间,却没有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她们被驱逐、被打压、又拿起武器反抗驱逐和打压。
在西方主导的islamophobic叙事里,“金发库尔德女兵”成了所谓自由女性的象征,因为她被认为更接近西方白人女性;但库尔德女性复杂的宗教信仰(很多也是muslim),又因族裔、文化遭到更原教旨的势力歧视,库尔德社群内复杂的性别关系,甚至她们被terrorists攻击后奋起反击的经历,在西方叙事中被一笔带过。如果说muslim women长期在islamophobic叙事中是被物化、无能为力等待救赎的羔羊,库尔德女性就长期被简化成自由的白人女兵,她们的主体性不只被本土的原教旨islamic discipline所剥夺,也在西方islamophobic被省略。
回到Kurdish Pain的解读,
“Why was she screaming?
Grief? Pain? Loneliness? Frustration? As a Kurdish woman I felt her pain as my own.”
那是跨越千年的,在伊拉克土地上,亚述女性与库尔德女性共通的无声呐喊。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个在伊拉克被发现的亚述女性面具,这本是亚述国王Ashurnasipal Il宫殿装饰中的一个,刻画的本是造型华美、头上缀有复杂吊饰的女性,她的眼睛本该是宝石或彩色玻璃的,但如今都已遗失,只留下空洞。她的嘴大张又被丝带缠住,像是在声嘶力竭地尖叫又被外力捂嘴。
而作为库尔德女性学者的Zeen Hayran把对这件作品的解读称为Kurdish Pain,是亚述女性与库尔德女性的共鸣。
之前我们upwomxn的活动请到了在叙利亚北部罗贾瓦研究库尔德女战士的黄瑜珊,她讲述了在主流叙事中被边缘化、被简化的库尔德女性争取权利的故事。
库尔德女性飘荡在叙利亚、伊拉克、土耳其和伊朗之间,却没有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她们被驱逐、被打压、又拿起武器反抗驱逐和打压。
在西方主导的islamophobic叙事里,“金发库尔德女兵”成了所谓自由女性的象征,因为她被认为更接近西方白人女性;但库尔德女性复杂的宗教信仰(很多也是muslim),又因族裔、文化遭到更原教旨的势力歧视,库尔德社群内复杂的性别关系,甚至她们被terrorists攻击后奋起反击的经历,在西方叙事中被一笔带过。如果说muslim women长期在islamophobic叙事中是被物化、无能为力等待救赎的羔羊,库尔德女性就长期被简化成自由的白人女兵,她们的主体性不只被本土的原教旨islamic discipline所剥夺,也在西方islamophobic被省略。
回到Kurdish Pain的解读,
“Why was she screaming?
Grief? Pain? Loneliness? Frustration? As a Kurdish woman I felt her pain as my own.”
那是跨越千年的,在伊拉克土地上,亚述女性与库尔德女性共通的无声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