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20年,碑帖尤爱。对于《九成宫》...
- 拿破破Napopo
- 2024-10-07 22:03:16
看展20年,碑帖尤爱。对于《九成宫》,只敢说看过李祺本、萧山朱氏本、“海内第一本”、四欧堂本、龚心钊本等名本,还敢说上手过龚心钊本。但这个“胜芳王氏本”,没有展过,就连图片只有《故宫文物珍品大系•名碑善本》上公布3开,直到今日方才见到。
这本看起来湮墨比较厉害,初看感觉像是晚本,细看字口粗壮,确实比南宋本(金本)更早。这本可谓神完气足,更像是米友仁云山风格,属于碑帖中的擦拓水淹风貌,别是一种风格,与浓墨宋拓气息两样,是罕见的宋拓第二种审美取向。
版本上价值似乎更高些。是“重译来王”之“重”字未损本(图7),北宋拓本无疑。与李祺本(图8)相比,有些不太注重的单字笔画,略有些残缺,看来还是稍晚些。
在杭州赏帖,脑子里也念着萧山朱氏本,2014年在“欧斋墨缘—故宫藏萧山朱氏碑帖特展”上见过(图9),匆匆竟已有十年之久。人事代谢已不堪回忆。
平生见此碑宋拓凡百本,无未断者,此本亦已断,且毡蜡未精,不免如轻云之笼日,然静息审视,正觉神完意足,其味愈永,故知古人精神,正不以显晦殊也。—— 王澍
余凡见《九成宫醴泉铭》廿余册,以胜芳王氏藏,虚舟王良常旧藏,后归周寿昌,又归毛氏,再归王氏本为最,萧山朱氏次之。—张彦生
这本看起来湮墨比较厉害,初看感觉像是晚本,细看字口粗壮,确实比南宋本(金本)更早。这本可谓神完气足,更像是米友仁云山风格,属于碑帖中的擦拓水淹风貌,别是一种风格,与浓墨宋拓气息两样,是罕见的宋拓第二种审美取向。
版本上价值似乎更高些。是“重译来王”之“重”字未损本(图7),北宋拓本无疑。与李祺本(图8)相比,有些不太注重的单字笔画,略有些残缺,看来还是稍晚些。
在杭州赏帖,脑子里也念着萧山朱氏本,2014年在“欧斋墨缘—故宫藏萧山朱氏碑帖特展”上见过(图9),匆匆竟已有十年之久。人事代谢已不堪回忆。
平生见此碑宋拓凡百本,无未断者,此本亦已断,且毡蜡未精,不免如轻云之笼日,然静息审视,正觉神完意足,其味愈永,故知古人精神,正不以显晦殊也。—— 王澍
余凡见《九成宫醴泉铭》廿余册,以胜芳王氏藏,虚舟王良常旧藏,后归周寿昌,又归毛氏,再归王氏本为最,萧山朱氏次之。—张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