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授经图》现为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

  • 拿破破Napopo
  • 2024-10-05 13:24:07
《伏生授经图》现为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由日本关西阿布房次郎赠予,阿部氏大概是在20世纪初从北京满族收藏名家完颜景贤家族手中购买所得。那一时期,不仅私人藏家整体出售藏品,就连爱新觉罗皇室也向外资银行抵押清宫瓷器、鎏金编钟,从紫禁城向潜邸转移高古书画典藏。遭遇政局乱世和经济低谷,往往就是历代文物产权不断交易的时刻。
列宁遗体由于无法控制的腐败,至今只剩下他的头颅,身体其他部分被假肢替代。我曾在上海和日本见过几次《伏生授经图》,经过细细查看,认为这是一个10世纪左右绘画作品,只是像极了列宁遗体,画面上能看到四分五裂规则的补绢和接笔,已经很难指认哪一块是最早的原本,抑或是修修补补没有一块是当年原迹了。幸运的是,后代接补也用了密度、粗细、老旧接近的古绢,接笔线条细弱游丝、瘦劲高古,保留了很多原样。
秦朝博士伏生(伏胜)于秦始皇焚书坑儒之际,把《尚书》藏在壁中,直到汉代兴起才将之取出,在齐鲁之地讲述《尚书》之学。虽然汉文帝欲招伏生至宫中讲学,但他当时已高龄九十多岁,遂将学问传授予弟子晁错。本幅图卷便是根据此一典故,恭谨地描绘这位崇高学者形象的作品。伏生手中的竹简,与2003年6月在湖北荆州发现的秦家嘴楚简类似,还一卷卷地摆在小吏墓葬里。事实上,《伏生授经图》里的家具、文具、服饰、发式都能从文物中找到对应,侧面说明此图确实高古,那些宋摹本、古摹本自不能比。
为何只见伏生不见晁错呢?因为画面腐朽,只剩下了二分之一。宋徽宗圆角长方形“宣和中秘”印章都见于画面中心,而现在却印在了画面右上角,可见本应该画有晁错的画幅右半已经消失。从崔子忠等人绘制的同题材画作中,约略能够看到晁错认真地听讲解、做笔记的样子。我们不禁感叹,几百年后的伏生形象,居然与《伏生授经图》中的伏生略有神似,这大概就是“图像的力量”,跨越近千年而不变,具有强大地惯性和稳定性。
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据说一些被辽金掳掠而去的北宋宫廷收藏,在这里被南宋政权购回。《伏生授经图》据专家研究,被认为是南宋宫廷装潢的典型,显然也是把“宣和装”拆去后所为,大概率是从榷场交易中所得。更值得一提的是,卷后吴说题跋十分精彩,纸墨书法具精,“桐江吴哲、钱塘吴说获观于开府郡王斋阁”三行深得二王风韵,末一行“绍兴癸丑长至后一日”竟有章草书风,尽显南宋第一书法圣手本领。
王维之名,不止于诗歌,他的江干雪意、辋川别业、雪溪小景经过董其昌的力推,成为文人画心追手描的典范。不知此卷,如何与王维扯上关系,至今不得而知,只是一直有旧题,姑且从之。10世纪绘画相当难得,《高逸图》《挥扇仕女图》《五牛图》《女史箴图》《游春图》这些“真唐画”,幸运地保留了更为完整的真身,但面对这幅残破的《伏生授经图》,也应该保留足够尊重,因为它堪比敦煌莫高窟第103窟之白描维摩诘,保留了那个时代风格里最优秀的人物绘画样貌。
一次去国,两次返华,今又回归。《伏生授经图》1994年、2010年曾两次回到中国大陆,分别在上海博物馆河南路老馆“大阪市立美术馆藏中国书画名品展”“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珍品展”展示,每每获得关注、屡屡荣登封面。此番又来北京,不禁感叹岁月流逝,初见仍是少年,再见鬓已斑白。

微博知识+
《伏生授经图》现为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伏生授经图》现为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伏生授经图》现为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