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大鹅养殖铺就致富路
- 内蒙古日报
- 2025-04-20 08:28:27
内蒙古精准为农牧业生产问诊把脉【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大鹅养殖铺就致富路】内蒙古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春回大地,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肉鹅产业迎来孵化黄金期。在汉古尔河镇朝阳村的裕丰昌鹅业现代化车间内,8万枚优质种蛋静静躺在智能孵化系统中,即将开启它们的生命旅程,这也标志着今年鹅雏规模化孵化工程正式启动。
踏入孵化车间,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他们轻手轻脚地将精心挑选好的种蛋,一一放入定制的蛋托之中,随后又整齐地码放进恒温周转箱,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专业与娴熟。与此同时,技术人员也在一旁紧张地调试着孵化器,仔细核对温度、湿度以及通风参数,确保设备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生命的降临。据了解,鹅雏孵化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种蛋重量需控制在140-160克的标准范围,孵化室的温度要精准维持在37.8℃±0.3℃,湿度则需稳定在65%至70%的理想区间,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影响到孵化的成功率。
裕丰昌鹅业负责人嵇家欢介绍道:“我们在种蛋筛选环节设置了三道严格关卡。首先是外观挑选,然后进行透光检测,最后还要经过雾化消毒,每个步骤都不容有失。现在,我们每台孵化设备一次可容纳10240枚种蛋,通过200多项参数的智能调节,鹅雏孵化率从原来的65%大幅提升至92%以上。首批8万枚种蛋,30天后就能变成小鹅进入市场。后续每隔4天,我们还会孵化一批新的鹅苗,全年计划孵化量将突破150万羽。”
自2018年创立以来,裕丰昌鹅业已实现从单一养殖向全产业链条运营的华丽转身。目前,企业构建起了一个集种蛋筛选、孵化育雏、饲料配方研制、疫病防控等功能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还打造了孵化师、动物营养师、防疫专员等近30个专业技术岗位,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好机会,实现了村民增收与企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工作人员李成刚笑着说:“我在这儿工作四年了,刚来的时候月薪3000元,现在能拿到5000元。刚来啥都不会,慢慢跟着学,现在各项工作都能熟练上手了。村里有这个企业,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太方便了,不用外出打工,在家就能有稳定收入。”
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裕丰昌鹅业创新推出了联农机制,成效显著。企业向农户提供抗病力强、产蛋率高的优质鹅雏,并派驻技术员上门指导科学养殖,采用“统一供苗、统一防疫、统一回收”的订单养殖模式。这一模式已成功带动汉古尔河镇周边6个村屯、11户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户均年增收超过12万元。
汉古尔河镇朝阳村村民嵇书强说:“我和企业合作两年了,养了1000多只种鹅。他们给我的鹅蛋保底收购价是5元一枚,如果市场价高出5元,就按市场价收购。就这1000只种鹅,一年能带来10万多元的利润。”
据了解,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通过“科技赋能+联农带农”双轮驱动,构建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肉鹅产业生态。如今,智能化孵化的鹅雏源源不断地飞向全国各地,小小的鹅产业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宏大篇章。(内蒙古日报记者 李可新)
踏入孵化车间,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他们轻手轻脚地将精心挑选好的种蛋,一一放入定制的蛋托之中,随后又整齐地码放进恒温周转箱,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专业与娴熟。与此同时,技术人员也在一旁紧张地调试着孵化器,仔细核对温度、湿度以及通风参数,确保设备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生命的降临。据了解,鹅雏孵化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种蛋重量需控制在140-160克的标准范围,孵化室的温度要精准维持在37.8℃±0.3℃,湿度则需稳定在65%至70%的理想区间,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影响到孵化的成功率。
裕丰昌鹅业负责人嵇家欢介绍道:“我们在种蛋筛选环节设置了三道严格关卡。首先是外观挑选,然后进行透光检测,最后还要经过雾化消毒,每个步骤都不容有失。现在,我们每台孵化设备一次可容纳10240枚种蛋,通过200多项参数的智能调节,鹅雏孵化率从原来的65%大幅提升至92%以上。首批8万枚种蛋,30天后就能变成小鹅进入市场。后续每隔4天,我们还会孵化一批新的鹅苗,全年计划孵化量将突破150万羽。”
自2018年创立以来,裕丰昌鹅业已实现从单一养殖向全产业链条运营的华丽转身。目前,企业构建起了一个集种蛋筛选、孵化育雏、饲料配方研制、疫病防控等功能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还打造了孵化师、动物营养师、防疫专员等近30个专业技术岗位,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好机会,实现了村民增收与企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工作人员李成刚笑着说:“我在这儿工作四年了,刚来的时候月薪3000元,现在能拿到5000元。刚来啥都不会,慢慢跟着学,现在各项工作都能熟练上手了。村里有这个企业,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太方便了,不用外出打工,在家就能有稳定收入。”
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裕丰昌鹅业创新推出了联农机制,成效显著。企业向农户提供抗病力强、产蛋率高的优质鹅雏,并派驻技术员上门指导科学养殖,采用“统一供苗、统一防疫、统一回收”的订单养殖模式。这一模式已成功带动汉古尔河镇周边6个村屯、11户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户均年增收超过12万元。
汉古尔河镇朝阳村村民嵇书强说:“我和企业合作两年了,养了1000多只种鹅。他们给我的鹅蛋保底收购价是5元一枚,如果市场价高出5元,就按市场价收购。就这1000只种鹅,一年能带来10万多元的利润。”
据了解,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通过“科技赋能+联农带农”双轮驱动,构建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肉鹅产业生态。如今,智能化孵化的鹅雏源源不断地飞向全国各地,小小的鹅产业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宏大篇章。(内蒙古日报记者 李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