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产业集聚区 现代设施农业...
- 杨建国
- 2025-04-05 19:45:50

近年来,广西围绕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依托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成效显著。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广西做好了什么?
同样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也在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升级。在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方面,河南可以从广西的经验中学什么?老杨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值得借鉴。
一、科学布局,推动设施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
广西深刻理解粮食安全与特色农业的关系,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通过设施农业拓展农产品供给。广西提出“用设施农业的效益置换林果蔬等所在耕地的效益”,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前提下,科学配置设施农业用地。
相比之下,河南农业资源丰富,粮食产量全国领先,但设施农业发展仍面临土地利用与粮食生产的平衡难题。广西的经验表明,设施农业的规划应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考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例如,广西通过设施农业发展,提高粮食作物单产,腾出更多空间发展高附加值特色产业,河南可以借鉴这一思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优化设施农业的空间布局。
二、强化科技支撑,加速现代设施农业升级。
广西大力推动设施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尖锋”专项行动,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例如,在横州市,茉莉花种植已实现病虫害AI识别,农民用手机拍照即可获得精准防治方案。在贺州市,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区采用精准水肥管理技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河南虽在农业科技创新上有一定基础,但在设施农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应用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例如,河南的温室蔬菜、设施果树种植等仍以传统模式为主,生产效率受限。借鉴广西经验,河南可以加强设施农业科技研发,推广AI精准种植、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设施农业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农业向高质高效发展。
三、完善产业链条,提升设施农业市场竞争力。
广西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全产业链建设,以品牌化、标准化、数字化赋能农产品销售。例如,“桂字号”农产品品牌建设已形成“1+N+N+N”体系,并通过冷链物流和数字化平台提升产品附加值,使广西的六堡茶、百色芒果、柳州螺蛳粉等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大增。
河南的农业产业链条较长,但设施农业品牌化、精深加工和供应链建设相对薄弱,许多优质农产品仍处于低端销售阶段。借鉴广西的经验,河南可以加强设施农业品牌塑造,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推动“河南设施农业”走向全国。同时,发展预制菜、休闲农业等新兴业态,让设施农业不仅是生产环节的升级,更是产业链的全面跃升。
老杨认为,广西的设施农业经验,为河南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未来,河南应加快设施农业规划布局,推动科技创新,完善产业链条,以更高水平的设施农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