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

  • 成都农业
  • 2025-03-16 07:56:44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星星 新质生产力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 “农业新质生产力”。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农业新质生产力”“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等话题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正值春耕时节,千里外的成都平原,无人机、AI机器人、数字管理系统、智慧农机……各种“黑科技”纷纷登场,成都春耕现场秒变“科幻大片”。据悉,围绕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成都正在大力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依托科技创新全面推动成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观点——
乡村振兴要依靠科技创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我备受鼓舞!”这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省委副主委杨武云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议题。

谈及四川种质资源保护与种源创新成果,杨武云重点介绍了位于成都天府种业园的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种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则是农业芯片中的芯片。”杨武云表示,从历史的角度看,粮食产量的每一次跨越式提升,都离不开种质、基因资源的发掘与品种的迭代。而该中心库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库,已于去年全面投入运行。

作为中心库建设的主要负责人,今年他将继续带领团队开展农作物、畜禽、水产等全品类种质资源的存储与发掘应用,通过实时抓取优良基因、创新育种材料,为育种科研团队和企业提供精准支撑,加速培育市场适配品种,为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筑牢科技屏障。

同样围绕农业新质生产力,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认为,农业作为国家的根本,更需借助数智化转型装上“科技芯”,以提升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益。他专门和代表委员们分享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新希望推动了由年轻团队主导的‘灯塔项目’,在饲料、养殖和冷链物流体系等领域打造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管理,实现了效率的大幅提升。”

连线——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

“这是手工编的哪吒吗?太可爱了!”春日的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游人如织,景区路旁村民摆的小摊上,一个个毛线编的玩偶让许多游客驻足购买,“是的,这段时间哪吒特别受欢迎,还可以包邮的!”

同款哪吒手工艺品,也被全国人大代表、岷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陶勋花带到了全国两会现场,“别看一个小小的手工文创产品,背后是新质生产力的推动!”她向代表委员们分享,这些城市里喜爱的传统手工编织,原本是农村妇女们常见的技能,但没有创意设计,没有销售渠道,以前大家有技术也没用。近年来村上开发了“百家用工”小程序,采用“互联网派单模式”进行信息发布、供需匹配、技能培训、保险服务等,整合乡村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需求,“一只小小的毛线玩偶,代表了最新的潮流,凝聚了专业艺术团队的设计,也让市场有了精准匹配,许多村里的妈妈们留在家乡陪伴孩子,也实现了‘家门口赚钱’的梦想。”

不仅如此。“我们已经通过数字技术,全面赋能乡村振兴。”陶勋花介绍到,村里依托大数据平台全面打造“云村落”,“云村民”“云活动”“云培训”等数字化场景不断涌现,还发展了“百家联营”“岷江家宴”等模式,共享村民的庭院、厨房、菜地等资源,并接入服务平台,构建乡村消费新场景。

走进位于郫都区中国川菜产业园四川饭扫光食品有限公司,一罐罐“川菜之魂”郫县豆瓣从流水线上下来,“这是最新一代的豆瓣,已经遍布全国,冲向世界了!”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

“川菜之魂”冲出四川,则是依托新质生产力,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的具体体现。公司与高校联合研制的罐式稳态发酵新工艺,从根本上改变了郫县豆瓣在露天环境下自然发酵的传统生产模式,结束了“靠天吃饭”的时代。“我们在解析郫县豆瓣传统发酵原理的基础上,创造了更加适合微生物生长和积累代谢产物的罐内微生态系统,在保留传统郫县豆瓣基本风味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呈味肽含量和鲜味强度,还避免了杂菌和异物污染,实现防腐剂、外源色素和香精零添加。”据介绍,这一新工艺包含了近百项专利技术,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金征宇领衔的专家组评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围绕农业新质生产力,成都市今年将大力推广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高质量建设成都国家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制定出台《成都市智慧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建设智慧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园区)项目10个以上,抓紧抓实数据治理,运用大数据、全农码技术丰富农业农村应用场景,促进数字赋能。让农业新质生产力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来源:锦观新闻)
成都: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