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活“超级大国”的粮食三巨头,啥来头
- 地道风物
- 2025-03-15 09:49:56
养活“超级大国”的粮食三巨头,啥来头?
玉米 、番薯 与马铃薯 ,来到中国不过五百年,如今却在中国人的饭桌上卷出了一片天。
然而这场中国粮食界的 “哥伦布大交换”,其实早在数百年前就已悄然开启。
玉米最早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 年)在《平凉府志》中以 “番麦” 之名出现。刚传入中国时,它只是达官显贵的 “炫富零食”,是《金瓶梅词话》里西门庆家才能吃的玉米饼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提及 “种者亦罕” 。
直至乾隆年间,玉米才在北方真正普及,种植区域扩展到黄河下游,并逐渐向北延伸至塞外,成为重要粮食作物。东北成为世界级玉米种植带则更晚。到 2023 年,中国玉米产量高达 28884 万吨,平均每个中国人能分到约410斤。
番薯在万历年间悄悄在广东、福建扎根。在福建,如今还流传着“地瓜腔”“地瓜戏” 以及 “番薯米,性命根” 的说法,说明它早已融入当地人的血脉。一颗烤红薯,温暖了无数北方人的冬天。
马铃薯虽来得较晚,却在17世纪的中国高寒山区找到了适宜生长的舞台⛰️,既有 “甘肃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又有“吃洋芋,长子弟” 等民谣,统统表达着人们对它的喜爱。
如今,土豆与番薯等薯类产量多达3013万吨。它们早已褪去“外来者”标签,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底色✨。
土豆,玉米,红薯,历史穿越文必备三大碳水主角,你pick谁?
原文:世界级碳水三巨头,如何改变中国餐桌500年?
玉米 、番薯 与马铃薯 ,来到中国不过五百年,如今却在中国人的饭桌上卷出了一片天。
然而这场中国粮食界的 “哥伦布大交换”,其实早在数百年前就已悄然开启。
玉米最早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 年)在《平凉府志》中以 “番麦” 之名出现。刚传入中国时,它只是达官显贵的 “炫富零食”,是《金瓶梅词话》里西门庆家才能吃的玉米饼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提及 “种者亦罕” 。
直至乾隆年间,玉米才在北方真正普及,种植区域扩展到黄河下游,并逐渐向北延伸至塞外,成为重要粮食作物。东北成为世界级玉米种植带则更晚。到 2023 年,中国玉米产量高达 28884 万吨,平均每个中国人能分到约410斤。
番薯在万历年间悄悄在广东、福建扎根。在福建,如今还流传着“地瓜腔”“地瓜戏” 以及 “番薯米,性命根” 的说法,说明它早已融入当地人的血脉。一颗烤红薯,温暖了无数北方人的冬天。
马铃薯虽来得较晚,却在17世纪的中国高寒山区找到了适宜生长的舞台⛰️,既有 “甘肃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又有“吃洋芋,长子弟” 等民谣,统统表达着人们对它的喜爱。
如今,土豆与番薯等薯类产量多达3013万吨。它们早已褪去“外来者”标签,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底色✨。
土豆,玉米,红薯,历史穿越文必备三大碳水主角,你pick谁?
原文:世界级碳水三巨头,如何改变中国餐桌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