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立园满园” 成都勇当示范标杆
- 成都农业
- 2025-03-06 16:01:13
三农资讯 【推动农业“立园满园” 成都勇当示范标杆】
成都现代农业产业园 成都立园满园
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压舱石”,成都如何在贯彻落实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的进程中,勇当示范标杆?
记者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5年,该市将紧扣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牵引,以做优做强农业园区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支撑,以全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关键,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稳面积 提单产 高质高效打造“天府粮仓”成都片区
对人口超2100万的成都来说,保障初级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至关紧要。围绕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的“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强化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一方面,成都将启动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新建及改造2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72个千亩示范片+30个万亩“吨粮田”;推广无人机植保、AI 机器人,深化“五良融合”;落实“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政策,确保粮食播种581.6万亩、产量235.7万吨。
另一方面,成都将围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优化“菜篮子”稳产保供方案,实施蔬菜、水果、茶叶等产业基地“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行动,实施畜牧业补短板项目47个,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力争全市果蔬类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容量达到65万吨。
建园区 优集群 壮大“4+6”都市农业产业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建圈强链,促进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此,今年,成都将以建园区、优集群为重点,推动农业“立园满园”聚力聚势。壮大“4+6”都市农业产业,实施农业园区“产业集群提能级攻坚”行动,提档温江国家农科园、天府农业博览园等9大园区,打造“园中园”示范场景,培育“有根企业”;建成1个百亿级园区+3个50亿级园区,园区总收入增长5%;聚焦现代种业、智慧农业,引育“镇园之宝”企业。
此外,还将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依托成都国家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实施一批分子育种、丘区农机、智慧农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推动天府现代种业园、中国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提能增效,深化制种基地提升攻坚行动,培育一批育繁推创新联合体。
稳增收 促改革 增强乡村振兴动力活力
2025年,成都将实施家庭农场培育提升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健全完善农业职业经理人“职称+技能+创业”贯通培育模式,确保全市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达5万名以上;构建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力争实现土地托管面积50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150万亩次以上;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扶持发展工程,开展农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培育试点,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财产参股等发展模式,有效盘活农村资产资源。
此外,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成都将围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规范宅基地管理,分级审批土地经营权流转;优化“农贷通”平台,扩大乡村振兴基金规模;推广“代种代收”等模式(农户分60%产出+集体分40%),激活村集体经济;扩大三大主粮及大豆“两项保险”覆盖面,创新推出气象指数、收入、价格指数等险种;持续实施“蓉城英才计划”“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等涉农专项计划。

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压舱石”,成都如何在贯彻落实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的进程中,勇当示范标杆?
记者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5年,该市将紧扣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牵引,以做优做强农业园区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支撑,以全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关键,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稳面积 提单产 高质高效打造“天府粮仓”成都片区
对人口超2100万的成都来说,保障初级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至关紧要。围绕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的“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强化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一方面,成都将启动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新建及改造2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72个千亩示范片+30个万亩“吨粮田”;推广无人机植保、AI 机器人,深化“五良融合”;落实“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政策,确保粮食播种581.6万亩、产量235.7万吨。
另一方面,成都将围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优化“菜篮子”稳产保供方案,实施蔬菜、水果、茶叶等产业基地“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行动,实施畜牧业补短板项目47个,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力争全市果蔬类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容量达到65万吨。
建园区 优集群 壮大“4+6”都市农业产业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建圈强链,促进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此,今年,成都将以建园区、优集群为重点,推动农业“立园满园”聚力聚势。壮大“4+6”都市农业产业,实施农业园区“产业集群提能级攻坚”行动,提档温江国家农科园、天府农业博览园等9大园区,打造“园中园”示范场景,培育“有根企业”;建成1个百亿级园区+3个50亿级园区,园区总收入增长5%;聚焦现代种业、智慧农业,引育“镇园之宝”企业。
此外,还将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依托成都国家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实施一批分子育种、丘区农机、智慧农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推动天府现代种业园、中国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提能增效,深化制种基地提升攻坚行动,培育一批育繁推创新联合体。
稳增收 促改革 增强乡村振兴动力活力
2025年,成都将实施家庭农场培育提升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健全完善农业职业经理人“职称+技能+创业”贯通培育模式,确保全市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达5万名以上;构建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力争实现土地托管面积50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150万亩次以上;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扶持发展工程,开展农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培育试点,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财产参股等发展模式,有效盘活农村资产资源。
此外,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成都将围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规范宅基地管理,分级审批土地经营权流转;优化“农贷通”平台,扩大乡村振兴基金规模;推广“代种代收”等模式(农户分60%产出+集体分40%),激活村集体经济;扩大三大主粮及大豆“两项保险”覆盖面,创新推出气象指数、收入、价格指数等险种;持续实施“蓉城英才计划”“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等涉农专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