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拼经济#简阳市禾丰镇开拓农业产业发展新航道
- 成都农业
- 2025-03-06 16:00:57
三农资讯 【全力以赴拼经济简阳市禾丰镇开拓农业产业发展新航道】
解锁成都乡村振兴新画卷
作为国家城乡融合改革试验区,聚焦强县活镇兴村,成都正加快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性方案,以乡村振兴为重要抓手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目前,简阳市禾丰镇牢牢把握“中心镇”和“沱东生态农场核心区”定位,立足实际以及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的职责,大力推动区域产业提档升级,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擦亮幸福禾丰名片。
党建引领促进产业振兴 激活镇街经济的发展活力
全镇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规模达1.3万亩,年收入从2020年的60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2450万元,增长40倍,固定资产累计投入超4亿元,2024年外贸出口收入达800万美元,实现“零”的突破……
亮眼数据背后是近年来禾丰镇从传统农业大镇向现代农业强镇探索转型的生动实践。
“禾丰是传统的农业大镇,主要发展传统粮食果蔬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及农产品加工业,但农产品多为初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品牌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不多,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发展意愿不强。因此,禾丰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路径,通过创新‘乡村联合体’和村企共营模式,强化联农带农,着力惠农富农,持续壮大集体经济规模,提高农民收入。”禾丰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党建引领促乡村产业振兴,激活镇街经济的发展活力。
据悉,该镇坚持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推动村与村之间、村与社会组织之间有效互动、资源共享、联动提升。探索“党组织+村集体+联盟+农民”模式,依托丰禾园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碑垭柑橘产业园区成立产业园区党支部,带动周边群众种植晚熟柑橘900亩,突破树种改良提优难题。以禾丰镇产业园区党支部为核心,成立简阳市晚熟柑橘产业协会,带动简阳市范围内柑橘种植经营主体33家,种植规模达5万余亩,打造“简州晚橘”“丰禾恋橘”“丰禾鲜生”等品牌,实现单价提升16.7%,年产值达4亿元;推动禾丰镇产业园区支部与碑垭村党总支等4个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带动1000余人就近就业;镇党委与海底捞集团党委、双流区黄甲街道党工委等结对共建,推动销售果蔬13万元、手工文创产品1800件。
“马上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要分红啦!”接到消息的禾丰镇碑垭村村民喜笑颜开地四处相告,脸上洋溢着兴奋的表情。资金变资产、资产变股权,禾丰镇统筹碑垭村、农云村、丙灵村、安全村、牛心山村5个脱贫村专项资金,结合丰禾园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碑垭片区发展简州晚熟柑橘2800亩产业本底,实施禾丰镇碑垭村气调库项目,5个村以资产入股的方式与丰禾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气调库合作运营协议,按年度进行总净利润分红。截至目前,项目每年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年发放劳务费约800万元,实现村集体分红近70万元,群众就近就业人均增收9800元/年。
片区开发带动三产融合 构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生态链
走进禾丰镇,迎面而来的是成片的农产品种植基地,柑橘、草莓相映成趣,赤松茸、羊肚菌蓬勃生长,这迷人的“大地景观”是持续发展片区经济的结果。禾丰镇依托“农民+村集体+企业”模式,充分利用科研中心、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和农机中心等项目,以简阳市“揭榜挂帅”机制为统揽,包装策划沱东生态农场核心起步区,着力构建川中丘区种业“研发+中试+熟化+制种+推广”体系,打造服务“成渝双圈”的育种基地。以普安、禾丰片区为例,两个片区因地制宜开展玉米、南瓜制种,面积达1200余亩,其中玉米制种年产量100余吨,年产值145万余元,南瓜制种年产量6.5吨,年产值90余万元,平均亩产纯利润达4000元。
规模化的种植不仅丰富了林盘景观,也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据悉,禾丰镇通过实施片区综合规划开发,以区域经济理念推动“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创新乡村产业服务模式,丰富辖区消费场景,打造农业小镇旅游目的地。
禾丰镇创新乡村产业服务模式,将农商文旅巧妙衔接,以“农业+旅游业”为突破口,通过“特色镇+林盘+农业园区”模式不断丰富辖区消费场景,修复打造呈祥农庄、丰禾园、杨家大院、桃李连山等4个川西林盘;布局农业观光旅游产业,打造永明水库、桃花源等农旅景点,探索建设集乡村观光、农事体验、休闲运动、特色美食、度假民宿、实践培训功能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禾丰镇连山村成功创建成都市“百强社区”和AAA林盘景区,“巧手工坊”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莲舍·源味”美学餐厅等“禾丰品牌”纷纷打响。下一步,禾丰镇将立足特色优势,着力在挖掘“土”资源、放大“特”优势、壮大“产”规模上做文章,锚定项目打造和产业升级,打造科技研发、示范种植、冷链仓储、品牌营销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全链条,加快农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晚白桃物流仓储基地、冷链中心、电商交易中心、科创中心等项目建设,建设集体经济优质水稻示范中心,形成“传统+特色产业”新发展格局,跑出镇域经济发展“加速度”。(来源:成都日报)

作为国家城乡融合改革试验区,聚焦强县活镇兴村,成都正加快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性方案,以乡村振兴为重要抓手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目前,简阳市禾丰镇牢牢把握“中心镇”和“沱东生态农场核心区”定位,立足实际以及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的职责,大力推动区域产业提档升级,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擦亮幸福禾丰名片。
党建引领促进产业振兴 激活镇街经济的发展活力
全镇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规模达1.3万亩,年收入从2020年的60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2450万元,增长40倍,固定资产累计投入超4亿元,2024年外贸出口收入达800万美元,实现“零”的突破……
亮眼数据背后是近年来禾丰镇从传统农业大镇向现代农业强镇探索转型的生动实践。
“禾丰是传统的农业大镇,主要发展传统粮食果蔬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及农产品加工业,但农产品多为初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品牌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不多,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发展意愿不强。因此,禾丰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路径,通过创新‘乡村联合体’和村企共营模式,强化联农带农,着力惠农富农,持续壮大集体经济规模,提高农民收入。”禾丰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党建引领促乡村产业振兴,激活镇街经济的发展活力。
据悉,该镇坚持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推动村与村之间、村与社会组织之间有效互动、资源共享、联动提升。探索“党组织+村集体+联盟+农民”模式,依托丰禾园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碑垭柑橘产业园区成立产业园区党支部,带动周边群众种植晚熟柑橘900亩,突破树种改良提优难题。以禾丰镇产业园区党支部为核心,成立简阳市晚熟柑橘产业协会,带动简阳市范围内柑橘种植经营主体33家,种植规模达5万余亩,打造“简州晚橘”“丰禾恋橘”“丰禾鲜生”等品牌,实现单价提升16.7%,年产值达4亿元;推动禾丰镇产业园区支部与碑垭村党总支等4个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带动1000余人就近就业;镇党委与海底捞集团党委、双流区黄甲街道党工委等结对共建,推动销售果蔬13万元、手工文创产品1800件。
“马上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要分红啦!”接到消息的禾丰镇碑垭村村民喜笑颜开地四处相告,脸上洋溢着兴奋的表情。资金变资产、资产变股权,禾丰镇统筹碑垭村、农云村、丙灵村、安全村、牛心山村5个脱贫村专项资金,结合丰禾园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碑垭片区发展简州晚熟柑橘2800亩产业本底,实施禾丰镇碑垭村气调库项目,5个村以资产入股的方式与丰禾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气调库合作运营协议,按年度进行总净利润分红。截至目前,项目每年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年发放劳务费约800万元,实现村集体分红近70万元,群众就近就业人均增收9800元/年。
片区开发带动三产融合 构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生态链
走进禾丰镇,迎面而来的是成片的农产品种植基地,柑橘、草莓相映成趣,赤松茸、羊肚菌蓬勃生长,这迷人的“大地景观”是持续发展片区经济的结果。禾丰镇依托“农民+村集体+企业”模式,充分利用科研中心、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和农机中心等项目,以简阳市“揭榜挂帅”机制为统揽,包装策划沱东生态农场核心起步区,着力构建川中丘区种业“研发+中试+熟化+制种+推广”体系,打造服务“成渝双圈”的育种基地。以普安、禾丰片区为例,两个片区因地制宜开展玉米、南瓜制种,面积达1200余亩,其中玉米制种年产量100余吨,年产值145万余元,南瓜制种年产量6.5吨,年产值90余万元,平均亩产纯利润达4000元。
规模化的种植不仅丰富了林盘景观,也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据悉,禾丰镇通过实施片区综合规划开发,以区域经济理念推动“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创新乡村产业服务模式,丰富辖区消费场景,打造农业小镇旅游目的地。
禾丰镇创新乡村产业服务模式,将农商文旅巧妙衔接,以“农业+旅游业”为突破口,通过“特色镇+林盘+农业园区”模式不断丰富辖区消费场景,修复打造呈祥农庄、丰禾园、杨家大院、桃李连山等4个川西林盘;布局农业观光旅游产业,打造永明水库、桃花源等农旅景点,探索建设集乡村观光、农事体验、休闲运动、特色美食、度假民宿、实践培训功能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禾丰镇连山村成功创建成都市“百强社区”和AAA林盘景区,“巧手工坊”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莲舍·源味”美学餐厅等“禾丰品牌”纷纷打响。下一步,禾丰镇将立足特色优势,着力在挖掘“土”资源、放大“特”优势、壮大“产”规模上做文章,锚定项目打造和产业升级,打造科技研发、示范种植、冷链仓储、品牌营销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全链条,加快农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晚白桃物流仓储基地、冷链中心、电商交易中心、科创中心等项目建设,建设集体经济优质水稻示范中心,形成“传统+特色产业”新发展格局,跑出镇域经济发展“加速度”。(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