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 山药的种植技术与方法...
- 黏糊大米汤
- 2025-01-05 19:51:52
种植 山药的种植技术与方法:
选地与整地
• 选地:选择地势高、排水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且向阳的沙壤土或轻壤土,轮作期3 - 5年。
• 整地:冬前深耕,深度约60 - 80厘米,晒垡冻土。种植前开沟,沟距1米,沟宽25 - 30厘米,深80 - 100厘米,回填土时施有机肥,如每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 - 5000公斤、过磷酸钙50 - 75公斤、硫酸钾25 - 30公斤 ,与土混匀。
种薯处理
• 种薯选择:选无病、无损伤、直径3 - 5厘米、长15 - 20厘米的山药段,或用山药豆作种。
• 种薯处理:种植前15 - 20天,将种薯切口蘸草木灰,晾晒1 - 2天。或用40%多菌灵胶悬剂300 - 500倍液浸种10 - 15分钟消毒。
种植方法
• 种植时间: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种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
• 种植方式:在整好的土地上按行距1米、株距20 - 30厘米开沟,沟深8 - 10厘米,将种薯平放沟内,芽头一个方向,覆土8 - 10厘米,稍镇压。
田间管理
• 支架引蔓:苗高20 - 30厘米时搭架,可用竹竿搭“人”字形架,架高1.5 - 2米,引蔓上架。
• 中耕除草:生长前期勤中耕除草,浅耕3 - 5厘米,避免伤根。
• 浇水施肥:发芽期不浇水,甩蔓期浇1 - 2次水,块茎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在施足基肥基础上,在茎蔓已上半架时、现蕾时各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5 - 20公斤、硫酸钾10 - 15公斤。
病虫害防治
• 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等。炭疽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 1000倍液防治;褐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 600倍液防治,7 - 10天喷1次,连喷2 - 3次。
• 虫害:主要有山药叶蜂、蛴螬等。山药叶蜂用2.5%溴氰菊酯乳油2500 - 3000倍液喷雾;蛴螬用50%辛硫磷乳油1000 - 1500倍液灌根。
采收与贮藏
• 采收:地上部茎叶枯黄时采收,从山药沟一端开始,小心挖出完整山药。
• 贮藏:在室内或窖内,用干沙分层堆积,温度保持在0 - 4℃,可贮藏5 - 6个月。
选地与整地
• 选地:选择地势高、排水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且向阳的沙壤土或轻壤土,轮作期3 - 5年。
• 整地:冬前深耕,深度约60 - 80厘米,晒垡冻土。种植前开沟,沟距1米,沟宽25 - 30厘米,深80 - 100厘米,回填土时施有机肥,如每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 - 5000公斤、过磷酸钙50 - 75公斤、硫酸钾25 - 30公斤 ,与土混匀。
种薯处理
• 种薯选择:选无病、无损伤、直径3 - 5厘米、长15 - 20厘米的山药段,或用山药豆作种。
• 种薯处理:种植前15 - 20天,将种薯切口蘸草木灰,晾晒1 - 2天。或用40%多菌灵胶悬剂300 - 500倍液浸种10 - 15分钟消毒。
种植方法
• 种植时间: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种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
• 种植方式:在整好的土地上按行距1米、株距20 - 30厘米开沟,沟深8 - 10厘米,将种薯平放沟内,芽头一个方向,覆土8 - 10厘米,稍镇压。
田间管理
• 支架引蔓:苗高20 - 30厘米时搭架,可用竹竿搭“人”字形架,架高1.5 - 2米,引蔓上架。
• 中耕除草:生长前期勤中耕除草,浅耕3 - 5厘米,避免伤根。
• 浇水施肥:发芽期不浇水,甩蔓期浇1 - 2次水,块茎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在施足基肥基础上,在茎蔓已上半架时、现蕾时各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5 - 20公斤、硫酸钾10 - 15公斤。
病虫害防治
• 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等。炭疽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 1000倍液防治;褐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 600倍液防治,7 - 10天喷1次,连喷2 - 3次。
• 虫害:主要有山药叶蜂、蛴螬等。山药叶蜂用2.5%溴氰菊酯乳油2500 - 3000倍液喷雾;蛴螬用50%辛硫磷乳油1000 - 1500倍液灌根。
采收与贮藏
• 采收:地上部茎叶枯黄时采收,从山药沟一端开始,小心挖出完整山药。
• 贮藏:在室内或窖内,用干沙分层堆积,温度保持在0 - 4℃,可贮藏5 - 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