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宁县艳芳家庭农场浇地用上机器人
- 沧州日报
- 2024-12-23 21:02:01
科技改变生活 【肃宁县艳芳家庭农场浇地用上机器人】工作人员在为智能行走机器人设定路线
近日,走进肃宁县艳芳家庭农场的高标准麦田里,几个“大家伙”格外引人注目。“瞧,这些设备分别是智能行走灌溉机器人和太阳能电动双侧平移式淋灌机。有了这些‘大宝贝’,我们给麦田浇冻水方便多了。”农场负责人崔热闹说。
艳芳家庭农场位于肃宁县窝北镇百道口村,是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农场自建立以来,通过采用精细化管理,将上百亩旱地变成水浇地,建设成了高标准农田。今年,在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的支持和各级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崔热闹分别引进了3台太阳能电动双侧平移式淋灌机和2台智能行走灌溉机器人。
太阳能电动双侧平移式淋灌机的个头儿不是一般大,浇灌覆盖宽度最长可达70米、最短为50米。机身上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发电系统,使其可实现远程操控。“这种灌溉机不仅作业覆盖范围广,还可以按照土壤灌溉需求自动调整出水量。”崔热闹说。
如果说太阳能电动双侧平移式淋灌机是大面积作业的“高手”,那么智能行走灌溉机器人则是精细化作业的“行家”。“我只需要把灌溉机器人开到地头,它就可以自动找到田间给水栓,用机械手自动完成与给水栓的对接,然后进行喷洒灌溉,浇灌直径可达60米。”崔热闹说。智能行走灌溉机器人集节水灌溉、田间气候监测等于一体,可以高精度定位,沿预定路线自动行走并给麦田灌溉。
“有了这些智能机械的加持,今年我们只用7天时间就能完成农场1648亩麦田的灌溉工作,相较之前灌溉节省成本约12万元。”崔热闹说,如今,科技正不断为农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赋能加力,让农业生产越来越智能化。
本报记者 李智力 本报通讯员 杨 亮 摄影报道
近日,走进肃宁县艳芳家庭农场的高标准麦田里,几个“大家伙”格外引人注目。“瞧,这些设备分别是智能行走灌溉机器人和太阳能电动双侧平移式淋灌机。有了这些‘大宝贝’,我们给麦田浇冻水方便多了。”农场负责人崔热闹说。
艳芳家庭农场位于肃宁县窝北镇百道口村,是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农场自建立以来,通过采用精细化管理,将上百亩旱地变成水浇地,建设成了高标准农田。今年,在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的支持和各级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崔热闹分别引进了3台太阳能电动双侧平移式淋灌机和2台智能行走灌溉机器人。
太阳能电动双侧平移式淋灌机的个头儿不是一般大,浇灌覆盖宽度最长可达70米、最短为50米。机身上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发电系统,使其可实现远程操控。“这种灌溉机不仅作业覆盖范围广,还可以按照土壤灌溉需求自动调整出水量。”崔热闹说。
如果说太阳能电动双侧平移式淋灌机是大面积作业的“高手”,那么智能行走灌溉机器人则是精细化作业的“行家”。“我只需要把灌溉机器人开到地头,它就可以自动找到田间给水栓,用机械手自动完成与给水栓的对接,然后进行喷洒灌溉,浇灌直径可达60米。”崔热闹说。智能行走灌溉机器人集节水灌溉、田间气候监测等于一体,可以高精度定位,沿预定路线自动行走并给麦田灌溉。
“有了这些智能机械的加持,今年我们只用7天时间就能完成农场1648亩麦田的灌溉工作,相较之前灌溉节省成本约12万元。”崔热闹说,如今,科技正不断为农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赋能加力,让农业生产越来越智能化。
本报记者 李智力 本报通讯员 杨 亮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