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怎么育种的?梨子育种非常的慢...
- 水果猎人杨晓洋
- 2024-10-02 08:09:49
梨树怎么育种的?
梨子育种非常的慢,选择合适的亲本,杂交授粉以后,得到种子再播种,种在专门的初选圃。从实生苗到长大结果要平均花费十几年的时间,第一年结果肯定是不稳定的,还要再观察几年。这一轮初筛期就去了二十多年。如图1,很多树看着不大,却已经20多年了。梨树本身长得就慢。初选圃一般数量庞大,杂交后的种子播种在里面,就和广撒网一样,后代性状会分离,每棵树都不一样,每棵味道都不同。个头大的颜色不一定好,颜色好的不一定味道好,味道好的不一定抗病,抗病的不一定细腻,细腻的不一定高产……总有一些缺陷,能够选中的往往是万里挑一的。
根据需要的性状比如个头大、味道稳定、早熟、丰产、抗病等性状初选出来品种以后,要把这棵树的枝条嫁接在复选圃的砧木上,从嫁接到结果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再观察一下稳定情况,最快还需要两三年。从一万多株的初选圃筛选出来几十棵到复选圃进一步观察筛选。最后才能筛出来几个比较优秀,值得进一步申请新品种登记的品种出来。
如果想要申请新品种,还需要经过DUS测试,也就是需要在多个不同的地区来试种,观察这个品种的稳定性、一致性和特异性,不能说是在这里种是好吃的,圆的,到另外一个地方种植就变成了长的、不好吃的了。必须要在不同的产区可以稳定的把这个品种特有的特征表达出来,多年多个产区都一致,才符合新品种的标准和要求。这么一套搞下来,又要几年时间。
这些还只是科研端的工作。
新品种审定下来以后想要投入生产,还需要在推广的地区规模化试种,种出来果子受到市场欢迎以后再逐渐扩种,消费者也就可以逐渐买到新品种梨子。市场和科研端不断的互相影响,才形成了目前市场上的品种结构。
比如玉露香梨,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品种从杂交选育到今年已经50年了。三代人的努力才有了这个品种,第一代人杂交选出来这个好的品种,第二代人推广,第三代人现在研究怎么让品质更好,种出来更安全更健康。与此同时,还要兼顾着育种。
现在有了互联网,我们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很多科研机构和我们深度合作,在有了新品种以后,可以第一时间少量给大家安排一些试吃一下,他们就可以得到第一手的客户的满意程度,科研人员有时候专注的性状不一定是消费者所追求的。 比如在育种上攻克一个难题是业内的重大突破,可以发有影响力的论文。但消费端对这个攻克并不感兴趣。消费者要的是好吃、好看、价格合适等等。
再加上时代的变化,以前的育种一定要追求够大,果子不大就好像上不了台面一样,库尔勒香梨的大卖就让很多育种的专家意识到小果只要好吃也有可能畅销。我个人而言更喜欢吃小果型的梨,因为一次吃一个没压力,太大了吃不完浪费,吃完了又容易拉肚子
( 估计有不少粉丝跟我同感的)
这几年我们在不同的品类陆续合作筛选了十几二十个品种,以不乖系列拟定商品名,比如不乖木瓜、不乖橙、不乖龙眼、不乖荔枝、不乖榴莲等等。每个品类储备的还不止一个品种。梨子还没有定好,因为好吃的有特点的实在太多了,有初步意向的比如不乖梨、不乖红梨、不乖白梨、不乖丑梨等等,现在还只是编号阶段,品种证书下来以后才会推广。
之所以起不乖这个系列的名称,我是觉得选择的品种可以一定程度上打破大家对于这些品类水果的传统认知,让人吃一口以后会有小惊艳的感觉:“怎么还可以这样!太不乖了吧”!
不乖本质上是不局限、不墨守成规、不被世俗所束缚,能够有所创新和突破。在水果领域就是可以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不乖系列的水果因为是创新性的,基本上都是我们独家筛选和定制的品种,有一些品类还是我们团队自己参与育种的,基地绝大多数是自营的,少部分是和多年的合作伙伴深度绑定的,背后的成本是巨大的,但品质大概率是更加稳定靠谱的。
在今年的十月份中前后,不乖木瓜会迎来首次上市,十二月不乖橙也会成熟。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点味觉上的新体验。
东南亚水果猎人
晋中
梨子育种非常的慢,选择合适的亲本,杂交授粉以后,得到种子再播种,种在专门的初选圃。从实生苗到长大结果要平均花费十几年的时间,第一年结果肯定是不稳定的,还要再观察几年。这一轮初筛期就去了二十多年。如图1,很多树看着不大,却已经20多年了。梨树本身长得就慢。初选圃一般数量庞大,杂交后的种子播种在里面,就和广撒网一样,后代性状会分离,每棵树都不一样,每棵味道都不同。个头大的颜色不一定好,颜色好的不一定味道好,味道好的不一定抗病,抗病的不一定细腻,细腻的不一定高产……总有一些缺陷,能够选中的往往是万里挑一的。
根据需要的性状比如个头大、味道稳定、早熟、丰产、抗病等性状初选出来品种以后,要把这棵树的枝条嫁接在复选圃的砧木上,从嫁接到结果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再观察一下稳定情况,最快还需要两三年。从一万多株的初选圃筛选出来几十棵到复选圃进一步观察筛选。最后才能筛出来几个比较优秀,值得进一步申请新品种登记的品种出来。
如果想要申请新品种,还需要经过DUS测试,也就是需要在多个不同的地区来试种,观察这个品种的稳定性、一致性和特异性,不能说是在这里种是好吃的,圆的,到另外一个地方种植就变成了长的、不好吃的了。必须要在不同的产区可以稳定的把这个品种特有的特征表达出来,多年多个产区都一致,才符合新品种的标准和要求。这么一套搞下来,又要几年时间。
这些还只是科研端的工作。
新品种审定下来以后想要投入生产,还需要在推广的地区规模化试种,种出来果子受到市场欢迎以后再逐渐扩种,消费者也就可以逐渐买到新品种梨子。市场和科研端不断的互相影响,才形成了目前市场上的品种结构。
比如玉露香梨,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品种从杂交选育到今年已经50年了。三代人的努力才有了这个品种,第一代人杂交选出来这个好的品种,第二代人推广,第三代人现在研究怎么让品质更好,种出来更安全更健康。与此同时,还要兼顾着育种。
现在有了互联网,我们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很多科研机构和我们深度合作,在有了新品种以后,可以第一时间少量给大家安排一些试吃一下,他们就可以得到第一手的客户的满意程度,科研人员有时候专注的性状不一定是消费者所追求的。 比如在育种上攻克一个难题是业内的重大突破,可以发有影响力的论文。但消费端对这个攻克并不感兴趣。消费者要的是好吃、好看、价格合适等等。
再加上时代的变化,以前的育种一定要追求够大,果子不大就好像上不了台面一样,库尔勒香梨的大卖就让很多育种的专家意识到小果只要好吃也有可能畅销。我个人而言更喜欢吃小果型的梨,因为一次吃一个没压力,太大了吃不完浪费,吃完了又容易拉肚子

这几年我们在不同的品类陆续合作筛选了十几二十个品种,以不乖系列拟定商品名,比如不乖木瓜、不乖橙、不乖龙眼、不乖荔枝、不乖榴莲等等。每个品类储备的还不止一个品种。梨子还没有定好,因为好吃的有特点的实在太多了,有初步意向的比如不乖梨、不乖红梨、不乖白梨、不乖丑梨等等,现在还只是编号阶段,品种证书下来以后才会推广。
之所以起不乖这个系列的名称,我是觉得选择的品种可以一定程度上打破大家对于这些品类水果的传统认知,让人吃一口以后会有小惊艳的感觉:“怎么还可以这样!太不乖了吧”!
不乖本质上是不局限、不墨守成规、不被世俗所束缚,能够有所创新和突破。在水果领域就是可以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不乖系列的水果因为是创新性的,基本上都是我们独家筛选和定制的品种,有一些品类还是我们团队自己参与育种的,基地绝大多数是自营的,少部分是和多年的合作伙伴深度绑定的,背后的成本是巨大的,但品质大概率是更加稳定靠谱的。
在今年的十月份中前后,不乖木瓜会迎来首次上市,十二月不乖橙也会成熟。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点味觉上的新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