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 “番茄价值链创新赋能肯尼亚乡村青年”项目持续开展
-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
- 2024-09-05 05:26:22
【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 “番茄价值链创新赋能肯尼亚乡村青年”项目持续开展】
8月14日,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在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肯尼亚纳库鲁郡马坦吉提萨村开展番茄嫁接技术培训。
中国援非农业专家刘高琼、园艺学博士史蒂芬·吉藤古(Stephen Githeng’u)和当地农业官员及农户等13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会上,刘高琼教授讲解了番茄嫁接技术在抗病、抗倒伏和高产稳产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图片展示了番茄嫁接的三种方法,细致讲解了番茄嫁接的技巧、注意事项。刘高琼教授还为学员现场示范了番茄嫁接的方法,并进行实操指导。
巴哈提地区农业官员伊丽莎白·麦纳(Elizabeh Maina)感谢中国专家带来的惠民技术,并表示希望能在当地培育出越来越多的嫁接技术能手,从而抵御番茄青枯病等病虫害,实现更多农户减贫增收。
该嫁接技术是从中国引进的先进农业技术,能够战胜青枯病等严重影响番茄生产的病害,并得到了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番茄价值链创新赋能肯尼亚乡村青年”项目的立项资助,目前已在肯尼亚纳库鲁地区建立了12个示范点。
农发基金南南合作南南合作
8月14日,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在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肯尼亚纳库鲁郡马坦吉提萨村开展番茄嫁接技术培训。
中国援非农业专家刘高琼、园艺学博士史蒂芬·吉藤古(Stephen Githeng’u)和当地农业官员及农户等13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会上,刘高琼教授讲解了番茄嫁接技术在抗病、抗倒伏和高产稳产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图片展示了番茄嫁接的三种方法,细致讲解了番茄嫁接的技巧、注意事项。刘高琼教授还为学员现场示范了番茄嫁接的方法,并进行实操指导。
巴哈提地区农业官员伊丽莎白·麦纳(Elizabeh Maina)感谢中国专家带来的惠民技术,并表示希望能在当地培育出越来越多的嫁接技术能手,从而抵御番茄青枯病等病虫害,实现更多农户减贫增收。
该嫁接技术是从中国引进的先进农业技术,能够战胜青枯病等严重影响番茄生产的病害,并得到了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番茄价值链创新赋能肯尼亚乡村青年”项目的立项资助,目前已在肯尼亚纳库鲁地区建立了12个示范点。
农发基金南南合作南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