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联龙:把茶叶变成村民致富的“金叶”
- 汉中发布
- 2023-03-20 17:25:35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康联龙:把茶叶变成村民致富的“金叶”】 乡村振兴领头雁“通知,今年秋季在定元春茶业有限公司除草、施肥的务工人员,请尽快提供您的银行卡号,我们正在核对卡号发工资,因为重名字比较多,以当前卡号为依据,感谢您的配合。联系电话......”这是公司财务人员梁琴琴近日在公司员工朋友圈里再一次发出的核对工资卡号通知。
镇巴县定元春茶业有限公司是现任镇巴县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康联龙兴办的民营企业,作为镇巴县政协一名农业农村委员会委员,他立足本岗,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着力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服务大局、促进和谐的作用,围绕兴隆镇镇党委、镇政府“创建汉中市乡村振兴示范镇”这一大局,认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积极为脱贫群众排忧解难,带领广大村民增收致富。
在兴隆镇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奋斗,其公司注册的“定元春”牌汉中仙毫商标,被评为省、市著名商标,所生产的茶叶产品获得中国国际(北京)、中国国际(西安)茶叶博览会等多项金奖,目前已在镇巴县仁村镇、兴隆镇建有2个茶园基地,拥有茶园3000多亩,有固定员工60余人,是兴隆镇“全产业链”规上企业,带农、助农,效益明显,公司诚信度高,为巩固衔接、促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坚实力量。
公司始终秉持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增收的理念,持续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并依托仁村镇、兴隆镇2个茶园基地,与农户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带动2个镇6个村2个社区移民安置点的340户村民参加园区季节性生产劳动和项目建设,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让荒坡荒山变成了人民群众家门口的“金山银山”。
家住水田坝社区椿树坪组“半山腰”的李志芬,2017年移民搬迁到水田坝社区袁家桥移民安置点,家庭人口4人,两个儿子品学兼优,大儿子考上重庆大学后,家庭开支陡然增加,单靠丈夫在外务工入不敷出。为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每年采茶季节,李志芬就到移民安置点附近的“康家茶园基地”采茶,每天劳务收入100元以上,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家不但顺利脱贫,儿子学业也进展顺利,由于她勤劳肯干、不怕吃苦,被社区评为脱贫致富“红黑榜”上的红色典范。
在事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公司积极履行其社会责任,高度重视为群众排忧解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每年春季,都是采茶用工高峰期,为了解决部分员工上、下班路途远的困难,公司每天都派专车接送员工上、下班,免费提供工作餐;为及时解决员工家庭经济困难,公司积极筹措资金,克服一切困难,实行员工劳动报酬当天结算,坚持不拖欠一分钱工资。良好的企业形象,吸纳了更多的村民前来务工,每年都有4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季节性”稳定就业增收。截至2022年11月,仅兴隆镇水田坝社区茶园基地,今年就已发放民工工资140多万元。
为让公司更多员工全身心参与到企业运行发展中,康联龙不仅义务传授制茶技术,还鼓励他们发挥自己专长,多渠道增加收入。公司技术骨干康树海是有一技之长的知识青年,懂养殖和酿酒技术,可是缺乏启动资金,康联龙就提供现金支持,帮助他在制茶后的空闲时间里,建起了家庭制酒作坊和养猪场,让其家庭当年实现增收10多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康联龙先后向镇巴、西安等地捐助抗击新冠疫情资金5.6万元,捐资助学6万元,向慈善机构捐款6.8万元,列支本企业工会会员温暖关爱基金20万元,资助脱贫户康联学、蔡仁军、方永生共计13万元用于建房……。(段明才)
镇巴县定元春茶业有限公司是现任镇巴县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康联龙兴办的民营企业,作为镇巴县政协一名农业农村委员会委员,他立足本岗,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着力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服务大局、促进和谐的作用,围绕兴隆镇镇党委、镇政府“创建汉中市乡村振兴示范镇”这一大局,认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积极为脱贫群众排忧解难,带领广大村民增收致富。
在兴隆镇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奋斗,其公司注册的“定元春”牌汉中仙毫商标,被评为省、市著名商标,所生产的茶叶产品获得中国国际(北京)、中国国际(西安)茶叶博览会等多项金奖,目前已在镇巴县仁村镇、兴隆镇建有2个茶园基地,拥有茶园3000多亩,有固定员工60余人,是兴隆镇“全产业链”规上企业,带农、助农,效益明显,公司诚信度高,为巩固衔接、促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坚实力量。
公司始终秉持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增收的理念,持续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并依托仁村镇、兴隆镇2个茶园基地,与农户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带动2个镇6个村2个社区移民安置点的340户村民参加园区季节性生产劳动和项目建设,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让荒坡荒山变成了人民群众家门口的“金山银山”。
家住水田坝社区椿树坪组“半山腰”的李志芬,2017年移民搬迁到水田坝社区袁家桥移民安置点,家庭人口4人,两个儿子品学兼优,大儿子考上重庆大学后,家庭开支陡然增加,单靠丈夫在外务工入不敷出。为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每年采茶季节,李志芬就到移民安置点附近的“康家茶园基地”采茶,每天劳务收入100元以上,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家不但顺利脱贫,儿子学业也进展顺利,由于她勤劳肯干、不怕吃苦,被社区评为脱贫致富“红黑榜”上的红色典范。
在事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公司积极履行其社会责任,高度重视为群众排忧解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每年春季,都是采茶用工高峰期,为了解决部分员工上、下班路途远的困难,公司每天都派专车接送员工上、下班,免费提供工作餐;为及时解决员工家庭经济困难,公司积极筹措资金,克服一切困难,实行员工劳动报酬当天结算,坚持不拖欠一分钱工资。良好的企业形象,吸纳了更多的村民前来务工,每年都有4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季节性”稳定就业增收。截至2022年11月,仅兴隆镇水田坝社区茶园基地,今年就已发放民工工资140多万元。
为让公司更多员工全身心参与到企业运行发展中,康联龙不仅义务传授制茶技术,还鼓励他们发挥自己专长,多渠道增加收入。公司技术骨干康树海是有一技之长的知识青年,懂养殖和酿酒技术,可是缺乏启动资金,康联龙就提供现金支持,帮助他在制茶后的空闲时间里,建起了家庭制酒作坊和养猪场,让其家庭当年实现增收10多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康联龙先后向镇巴、西安等地捐助抗击新冠疫情资金5.6万元,捐资助学6万元,向慈善机构捐款6.8万元,列支本企业工会会员温暖关爱基金20万元,资助脱贫户康联学、蔡仁军、方永生共计13万元用于建房……。(段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