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全国首位!2022年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万亿元

  • 山东法制报
  • 2023-03-17 00:15:36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全国首位!2022年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万亿元】3月10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向农业强省跨越情况。记者在会上获悉,2022年,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10元,同比增长6.3%。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大功率高端智能拖拉机打破国外农机巨头垄断格局。下一步,山东将着力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加快推进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10元
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林国华介绍,近年来,山东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抓手,下大力气狠抓乡村产业振兴,取得了显著阶段性成效。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20年在全国率先突破并保持在万亿元以上。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10元,同比增长6.3%,增速连续多年“跑赢”城镇居民。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充足有力。2022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12558.3万亩,总产1108.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强化“菜篮子”产品供给,着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
产业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着力推进金乡大蒜、菏泽牡丹等23个优势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累计创建6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深入推进“百园千镇万村”工程,强化产业融合发展载体培育,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22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543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4265个,县、乡、村三级产业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农业科技装备支撑不断强化。聚焦智慧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农产品加工等,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大功率高端智能拖拉机打破国外农机巨头垄断格局。制定出台省级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培育的玉米、小麦、大豆等作物品种多次刷新全国高产记录。省农科院研发的小麦高效多基因编辑体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鸡”打破国外品种垄断,山东农业大学在全球首次找到并克隆抗赤霉病关键基因。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日益完善。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截至2022年末,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达到11.6万户、农民合作社24.3万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过万家,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到3991家。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2.3万家,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突破2.4亿亩次,营业收入超过220亿元。
质量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始终把“舌尖上的安全”放在首位,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7%以上。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达2600多项,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309家,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已在41万个主体上推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整体发展规模走在全国前列。
农业对外开放呈现新局面。深化与美国、欧盟、东盟以及“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合作,加快山东农业“走出去”步伐。成功举办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盐碱地综合利用国际大会等国际会议。2022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394亿元,连续24年领跑全国。
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山东将这样做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下一步,山东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加快推进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定扛牢粮食大省责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提高单产作为主攻方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夯实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
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链条布局种业科技创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加快先进成熟技术成果转化。
着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实施农业全产业链提升计划,引导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建设一批千亿级和百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着力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深入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推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管理。
着力推进农业开放发展。实施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工程、农业开放合作示范工程,打造农业对外开放新平台,开拓农业“走出去”新领域,塑造农业开放发展新优势。 (屈庆春)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全国首位!2022年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