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镇新农人朱泉宇:3800亩农田放飞青春梦

  • 启东融媒
  • 2023-01-03 08:08:19
振兴路上
【合作镇新农人朱泉宇:3800亩农田放飞青春梦】

行驶于合作镇曹家镇村高标准农田机耕路,绿油油麦苗一览无余。2022年12月20日上午,田野冷风嗖嗖,跟随26岁的朱泉宇踏田巡查他的大片麦田,竟不觉半点寒意。

朱泉宇清瘦、文静,却已是我市颇有名声的青年种粮大户。他执掌的朱锦荣家庭农场除了全市面积最广、产粮最多,更因他传承了爷爷“全国种粮大户”荣耀,在沃野百里放飞青春梦想,书写别样风采。

短短4年间,朱泉宇崭露头角。种粮3800亩,装备3台大中型拖拉机、3台联合收割机、2台植保机、19台烘干机、1条自动化碾米流水线,以及配套的50多种耕作设备,令他的家庭农场在全市率先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并取得愈加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2018年秋天,大学刚毕业的朱泉宇面临一大挑战。享有“全国种粮大户”荣耀的爷爷朱锦荣突发急病离世,父亲生意在身,有意让儿子接续爷爷事业。面对2600多亩即将秋收的庄稼,特别是长辈们期待的目光,一夜间学会了坚毅的朱泉宇,果断“拾”起了爷爷“落”下的接力棒。

“定要学爷爷的闯劲、为爷爷争光,将‘全国种粮大户’接力棒传下去!”挑起重担,朱泉宇暗下决心。他在父母的辅佐下,率领机收团队,日夜奋战50多天完成2600多亩农田的秋收与秋播。

农场要壮大,除了响应国家号召多种粮食,更要降低成本、提升效益。遵循这一思路,朱泉宇虚心学农技、学管理,推广农业新技术、引进稻麦新品种进程中,认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接长稻米产业链”两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付诸行动。

为此,他陆续投资600万元,添置系列现代化农机,成为全市最早实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家庭农场;借助农机威力,先后“吃”下周边1200亩农田,粮田总规模达3800亩,其中扩种稻田2000亩;去年10月,他投入120万元引进全自动碾米流水线并注册“稻米庄”商标,由此接长稻米产业链。

以最多粮食贡献国家、最大努力报答乡亲。4年来,他一心一意多种粮油,今年他种植的双季3800亩小麦、2000亩水稻、1100亩黄豆平均亩产分获860、1050和280斤;他将农田租金从亩均500元增至750元,全年多回报乡亲达95万元;他利用烘干设备,去年为周边种粮农户代烘稻、麦、豆超8000吨。

站立于全市粮食生产领域最前沿,朱泉宇意气风发:“来年,定要借助‘稻米庄’品牌,以线上+线下销售方式,拓宽更大市场,亦要通过标准化、智能化种植,夺取粮食更高产量,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合作镇新农人朱泉宇:3800亩农田放飞青春梦合作镇新农人朱泉宇:3800亩农田放飞青春梦合作镇新农人朱泉宇:3800亩农田放飞青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