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13亿头柞蚕“宝宝”收蚁上山 今年蚕业综合产值可达到2.3亿元

  • 北疆频道
  • 2022-07-15 12:41:41
【呼伦贝尔:13亿头柞蚕“宝宝”收蚁上山 今年蚕业综合产值可达到2.3亿元】日前,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向阳峪镇松塔沟村村民徐桂华家的蚁蚕开始上山,数万头蚁蚕爬满柞树枝头,煞是好看。作为柞蚕单产和蚕农收入稳居全国之首的阿荣旗,今年全旗蚕农放养的13亿头柞蚕“宝宝”基本全部收蚁上山。

徐桂华家已经放养柞蚕20余年了,家里的130多亩蚕场平均每年都能收入6万元左右。徐桂华说:“放蚕是个辛苦活,尤其是出蛾、上山几个环节都要起早贪黑,关键的时候还得住在山上,一直看着。可每到收获的时候那是真高兴啊,效益特别好。”

柞蚕收蚁上山是蚕业生产的重要一环。自5月份起,村民霍云凤一家就为此项工作开始做着准备。从穿茧到挂串,他们随时观察和等待着柞蚕破茧成蝶。近日,终于等到大批量的蚕蛾破茧。一只只蚕蛾奋力挣脱茧壳的束缚,完成化蝶的完美变身。霍云凤把蚕蛾按雌雄分别选出,放到蚕筐让它们完成交配生产环节。随后将雌蛾的部分翅膀和足剪掉,放到卵床上等待产卵。蛾卵经过消毒清洗后进入蚕场,经过一天的孵化,一头头又黑又小的蚁蚕破壳而出。

村民蒋伟今年也放了120亩的柞蚕,为了避免蚕卵出蚁后因蚁蚕“抱团”造成损失,两口子就干脆住在山上,实时守候在“蚕床”边,随时关注出蚁情况,并及时将蚁蚕转移到柞树上,确保蚕业生产“一次抓全苗”,让蚕“宝宝”“茁壮成长”,为蚕业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松塔沟村大部分村民都放蚕,村民有自己的蚕场也有出去承包的蚕场,因为放蚕周期短、收入多,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农民收入能增加5至6万元,蚕业已经成了村里的重要支柱产业。这两天我们两口子开始上山出蚕,今年雨水不错,能有一个好收成。”

阿荣旗是自治区最大的柞蚕种业基地、最大的商品茧基地、最大的柞蚕茧集散地,柞蚕单产和蚕农收入居全国之首。近年来,阿荣旗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蚕养林、以林促蚕,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将蚕业建设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特色产业。阿荣旗通过引进、推广柞蚕先进技术、新品种和科技成果,加强柞蚕良种繁育和种质检测,加强检疫及病虫害预报、防治等措施,为蚕业发展提供全程技术服务,确保蚕业可持续发展。

今年,阿荣旗放养柞蚕4016把,预计可实现柞蚕商品茧产量600万公斤、蚕种产量10万公斤,约合柞蚕13.2亿头,蚕业综合产值可达到2.3亿元。(呼伦贝尔日报出品)生态内蒙古 绿色新发展 北疆美好生活
呼伦贝尔:13亿头柞蚕“宝宝”收蚁上山 今年蚕业综合产值可达到2.3亿元呼伦贝尔:13亿头柞蚕“宝宝”收蚁上山 今年蚕业综合产值可达到2.3亿元呼伦贝尔:13亿头柞蚕“宝宝”收蚁上山 今年蚕业综合产值可达到2.3亿元呼伦贝尔:13亿头柞蚕“宝宝”收蚁上山 今年蚕业综合产值可达到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