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稻花香里“丰”景好

  • 内蒙古县域
  • 2022-06-24 13:48:11
【巴林左旗:稻花香里“丰”景好】走进巴林左旗林东镇福山地村,路旁一排排露出水面的稻苗青翠欲滴,碧波般的水田网格间,稻农们弯着腰对稻田进行移苗补栽。

福山地村位于乌力吉沐沦河与沙里河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具有种植水稻的天然优势。2021年,福山地村水稻种植面积2000多亩,总产量180多万斤,成为当地的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主导产业。今年,全村水稻种植面积增至2300多亩,320户村民共同期待着丰收。

村民熊占军告诉记者:“我种了30多年的水稻,早些年插秧、收割全靠人工,刨去成本,收入没多少。从2018年开始,我们村有了插秧机和收割机,机械化种植节省了不少成本,收入比以前高多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

福山地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农机合作社,种植户加入合作社后享受诸多优惠政策,逐渐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助推水稻产业发展。合作社通过配备插秧机、收割机、旋耕机、打捆机等农用机械,实现了水稻生产机械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在完成本村耕种收割的同时到邻近村庄进行作业,使机械得到充分利用,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这些收入全部用于本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今年,福山地村引进优质水稻品种,在旗农牧局的指导下,对水稻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肥料进行监控,为下一步申请注册绿色有机品牌标识奠定了基础。该村现有标准化稻米加工厂一处,注册了“平粮”和“辽都粮府”两个品牌,年加工量达900多万斤,稻米因乌力吉沐沦河与沙里河的浇灌而品质优良,稻香味极佳,深受消费者喜爱。为拓宽销路,福山地村还与多家企业长期合作,同时在旗农牧局大力支持下开展大米认购活动,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助力稻农增收致富。种稻大户张殿海深有感触:“村党支部帮助我们销售大米,还让我们享受了很多优惠政策。北疆美好生活

  我家今年种了50亩地,一亩地产粮1300斤左右,收成不错,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谈及下一步发展计划,福山地村党支部书记辛雅菲告诉记者,接下来,该村将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同时辐射带动林东镇八一村、大新庄村和隆昌镇友好村,使全旗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通过水稻规模化种植,在稻田实验饲养稻田蟹、泥鳅等,提升产业附加值。下一步将申请注册绿色有机大米商标,入驻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依托乌力吉沐沦河国家湿地公园、蜘蛛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依园带游”模式,打造福山地村田园综合体,创建以水稻产业为核心的农家乐、民宿和采摘园等具有田园风格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以水稻农业产业化、庭院经济、观光旅游为主题的“水稻乡村”。(记者 高洋 通讯员 吴迪 高月)
巴林左旗:稻花香里“丰”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