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变富2》
- 茶姐的茶1211
- 2025-05-20 13:29:05
读《慢慢变富2》:
股市与经济的关系:
还是站在历史的“山顶上”去看,经济与股市的发展趋势永远是趋向一致的,即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而且这种周期拉得越长,其走向越会无限趋向一致。
前文提到,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1932年的41点,上升到2024年年底的42544.22点,92年的年复合上涨幅度是多少呢?答案是7.84%。那些梦想着年复合收益率达到百分之三四十,甚至想年复合收益率更高的投资者,看到这个结果是不是很沮丧?但根本规律就是这样,因为它毕竟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最终反映。
中国股市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再过二三十年,甚至百年、千年,也不会逃脱这个规律的制约。提起中国股市,人们多喜欢拿上证指数说事儿,但由于历史编制的原因,上证指数是严重失真的,一是金融与石化两个板块占比太大,它们中的大盘股上涨或下跌可以左右指数;二是并不具有全面代表性,深证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并不包括在内;三是历年的分红并不做调整,按自然下跌计算。相比较之下,深证成指比上证指数更具代表性。
1991年4月3日,深证成指的开盘点数为988.05点,至2024年年底10414.61点,33年年复合上涨幅度为7.4%。再看沪深300这个基准指数,2005年1月4日开盘点数为994.76点,至2024年年底3934.91点,19年年复合上涨幅度为7.51%。无论是深证成指,还是沪深300基准指数,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差。
不要小瞧了这个年复合上涨7%左右,几十年过去,依靠复利的增长,也会有可观的财富。只要我们年轻时投入一笔钱,活得足够长寿,有持久的耐力。可惜大多数人认识不到这个“规律”,或者即便是认识了,也坚持不了这么久(实则是假认知)!
但是从历史的“半山腰”上看,或者从股市的某一阶段看呢?实体经济的发展未必与股市的走向完全趋向一致,也就是说,股市在某一阶段未必是经济的晴雨表。比如,在经济低迷期,也未必没有牛市,而在经济繁荣期,也未必没有熊市。
在股市中待久的人会发现,决定股市在某一阶段走牛或走熊的因素有很多,对此,经济学家、股评家也争论不休,表达出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观点,但其中关键的因素还是供需关系,简而言之,就是影响股市在某一阶段走牛或走熊的因素只有两个,即钱与情绪。
钱多了,股市自然就上涨;有赚钱效应了,就能吸引更多的人进来;相反,钱少了,股市自然就下跌,而股市下跌,许多人就被吓跑了,造成股市上的钱更少,于是股市就会跌更深。
但是,“反者道之动”,这种供需关系总会有一个平衡点,一旦打破这个平衡点,它就会走向它的反面。所以,影响股市阶段性牛熊的关键因素就在于“钱”的供需,同时,人们的情绪与心理又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这个阶段究竟有多长,是一两年,还是三五年,其间又如何曲折反复呢?这又是我们不好判断的。
股市与经济的关系:
还是站在历史的“山顶上”去看,经济与股市的发展趋势永远是趋向一致的,即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而且这种周期拉得越长,其走向越会无限趋向一致。
前文提到,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1932年的41点,上升到2024年年底的42544.22点,92年的年复合上涨幅度是多少呢?答案是7.84%。那些梦想着年复合收益率达到百分之三四十,甚至想年复合收益率更高的投资者,看到这个结果是不是很沮丧?但根本规律就是这样,因为它毕竟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最终反映。
中国股市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再过二三十年,甚至百年、千年,也不会逃脱这个规律的制约。提起中国股市,人们多喜欢拿上证指数说事儿,但由于历史编制的原因,上证指数是严重失真的,一是金融与石化两个板块占比太大,它们中的大盘股上涨或下跌可以左右指数;二是并不具有全面代表性,深证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并不包括在内;三是历年的分红并不做调整,按自然下跌计算。相比较之下,深证成指比上证指数更具代表性。
1991年4月3日,深证成指的开盘点数为988.05点,至2024年年底10414.61点,33年年复合上涨幅度为7.4%。再看沪深300这个基准指数,2005年1月4日开盘点数为994.76点,至2024年年底3934.91点,19年年复合上涨幅度为7.51%。无论是深证成指,还是沪深300基准指数,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差。
不要小瞧了这个年复合上涨7%左右,几十年过去,依靠复利的增长,也会有可观的财富。只要我们年轻时投入一笔钱,活得足够长寿,有持久的耐力。可惜大多数人认识不到这个“规律”,或者即便是认识了,也坚持不了这么久(实则是假认知)!
但是从历史的“半山腰”上看,或者从股市的某一阶段看呢?实体经济的发展未必与股市的走向完全趋向一致,也就是说,股市在某一阶段未必是经济的晴雨表。比如,在经济低迷期,也未必没有牛市,而在经济繁荣期,也未必没有熊市。
在股市中待久的人会发现,决定股市在某一阶段走牛或走熊的因素有很多,对此,经济学家、股评家也争论不休,表达出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观点,但其中关键的因素还是供需关系,简而言之,就是影响股市在某一阶段走牛或走熊的因素只有两个,即钱与情绪。
钱多了,股市自然就上涨;有赚钱效应了,就能吸引更多的人进来;相反,钱少了,股市自然就下跌,而股市下跌,许多人就被吓跑了,造成股市上的钱更少,于是股市就会跌更深。
但是,“反者道之动”,这种供需关系总会有一个平衡点,一旦打破这个平衡点,它就会走向它的反面。所以,影响股市阶段性牛熊的关键因素就在于“钱”的供需,同时,人们的情绪与心理又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这个阶段究竟有多长,是一两年,还是三五年,其间又如何曲折反复呢?这又是我们不好判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