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装备】概念十大核心公司一...
- 古海龙王
- 2025-04-21 02:09:20
【海工装备】概念十大核心公司
一、巨力索具icon:市值57亿,海工装备,抽水储能
二、深水海纳icon:市值38亿,净水概念、海工装备
三、海兰信icon:市值129亿,海工装备、传感器icon。作为海洋信息化领域的先锋,它提供的海底数据中心(UDC)解决方案,不仅能满足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还契合海洋强国战略下对海洋资源开发与监测的要求,传感器技术更是广泛应用于各类海工装备。
四、中科海讯:市值49亿,专精特新、海工装备。专注于海洋声学icon领域,其研发的声纳系统和信号处理icon平台,在海洋资源勘探、水下目标探测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技术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海工装备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天海防务icon:市值120亿,海工装备、高端装备。军民两用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军用领域提供水下无人航行器(AUV)、声呐系统等,民用领域布局海上风电安装船icon、海洋牧场等。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有效满足不同客户对海工装备的多样化需求。
六、潜能恒信icon:市值63亿,可燃冰、海工装备。在可燃冰勘探开发技术上不断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为可燃冰资源的商业化开采提供技术保障,是海工装备在新能源开发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七、大连重工icon:市值123亿,海工装备、风电核电。作为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在海工装备领域,其石油钻井平台专用起重机icon技术成熟,可服务超万吨级海工设施吊装。同时,借助在风电、核电领域的技术积累,为海工装备提供多领域的技术协同。
八、万通液压icon:市值43亿,减速器、海工装备。在减速器细分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其生产的减速器广泛应用于海工装备,为各类海工设备的动力传输和精准控制提供保障,以小而精的技术实力在海工装备产业链中占据一席之地。
九、国茂股份:市值139亿,海工装备、减速器。作为减速器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不仅应用于海工装备,还覆盖机器人、风电等多个领域。凭借规模化生产和技术创新,为海工装备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减速器产品。
十、时代电气icon:市值681亿,海工装备、氢能源。轨交电气龙头跨界布局海工装备,成功突破深海作业装备核心芯片与软件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其产品应用于水下机器人、海缆监测等领域,同时在氢能源领域的布局也为海工装备的绿色发展提供新路径。
十一、中国船舶:市值1772亿,海工装备、船舶制造。国内船舶制造的绝对龙头,海工装备营收占比超30% 。业务覆盖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等高端装备,2024年交付全球首艘智能海上风电安装船,彰显其技术实力。
十二、中国重工icon:市值1118亿,海工装备、船舶制造。作为海军装备主要供应商,业务广泛覆盖海洋防务、开发、运输装备等板块。具备完整的海工装备产业链,主导中国首艘深海空间站“深海一号icon”的建造,在军民融合方面成果显著。
十三、海油工程icon:市值476亿,海工装备、海洋油气开发。中国唯一集海洋油气开发工程设计、陆地制造、海上安装调试于一体的EPCI总承包商icon,深度绑定中海油,占据国内海工市场主导地位。掌握深水半潜式平台、FPSO等核心装备设计建造能力,参与“深海一号”等重大项目。
十四、大金重工icon:市值332亿,海工装备、海上风电。全球风电塔筒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具备14.7MW级超大型单桩、导管架、浮式基础等产品制造能力,出口欧洲市场领先。通过自建码头、运输船队及专业化生产基地,实现成本与交期的有效控制。
十五、亚星锚链icon:市值215亿,海工装备、船舶配套。全球锚链与系泊链龙头,R5级系泊链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市占率超50%。深度参与“深海一号”等国家重大项目,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0%,承接多个海上风电系泊链订单,产能排至2027年。
总结:这十七家海工装备概念核心公司,广泛分布于产业链各个环节。从索具、减速器等零部件制造,到声纳、传感器等关键技术研发,再到钻井平台、船舶等大型装备的设计与建造,以及海洋油气开发、水下数据中心等应用领域,形成了完整且丰富的产业生态。像中国船舶、中国重工这类大型央企,凭借雄厚的资金、技术和资源优势,在高端装备制造和军民融合领域发挥引领作用;而海兰信、中科海讯等专精特新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为海工装备的智能化、信息化赋能;巨力索具、亚星锚链等在细分领域凭借技术垄断和市场份额优势,成为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随着“深海科技”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海洋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海工装备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这些企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推动我国海工装备产业迈向更高水平,提升我国在全球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的竞争力 。
一、巨力索具icon:市值57亿,海工装备,抽水储能
二、深水海纳icon:市值38亿,净水概念、海工装备
三、海兰信icon:市值129亿,海工装备、传感器icon。作为海洋信息化领域的先锋,它提供的海底数据中心(UDC)解决方案,不仅能满足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还契合海洋强国战略下对海洋资源开发与监测的要求,传感器技术更是广泛应用于各类海工装备。
四、中科海讯:市值49亿,专精特新、海工装备。专注于海洋声学icon领域,其研发的声纳系统和信号处理icon平台,在海洋资源勘探、水下目标探测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技术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海工装备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天海防务icon:市值120亿,海工装备、高端装备。军民两用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军用领域提供水下无人航行器(AUV)、声呐系统等,民用领域布局海上风电安装船icon、海洋牧场等。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有效满足不同客户对海工装备的多样化需求。
六、潜能恒信icon:市值63亿,可燃冰、海工装备。在可燃冰勘探开发技术上不断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为可燃冰资源的商业化开采提供技术保障,是海工装备在新能源开发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七、大连重工icon:市值123亿,海工装备、风电核电。作为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在海工装备领域,其石油钻井平台专用起重机icon技术成熟,可服务超万吨级海工设施吊装。同时,借助在风电、核电领域的技术积累,为海工装备提供多领域的技术协同。
八、万通液压icon:市值43亿,减速器、海工装备。在减速器细分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其生产的减速器广泛应用于海工装备,为各类海工设备的动力传输和精准控制提供保障,以小而精的技术实力在海工装备产业链中占据一席之地。
九、国茂股份:市值139亿,海工装备、减速器。作为减速器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不仅应用于海工装备,还覆盖机器人、风电等多个领域。凭借规模化生产和技术创新,为海工装备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减速器产品。
十、时代电气icon:市值681亿,海工装备、氢能源。轨交电气龙头跨界布局海工装备,成功突破深海作业装备核心芯片与软件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其产品应用于水下机器人、海缆监测等领域,同时在氢能源领域的布局也为海工装备的绿色发展提供新路径。
十一、中国船舶:市值1772亿,海工装备、船舶制造。国内船舶制造的绝对龙头,海工装备营收占比超30% 。业务覆盖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等高端装备,2024年交付全球首艘智能海上风电安装船,彰显其技术实力。
十二、中国重工icon:市值1118亿,海工装备、船舶制造。作为海军装备主要供应商,业务广泛覆盖海洋防务、开发、运输装备等板块。具备完整的海工装备产业链,主导中国首艘深海空间站“深海一号icon”的建造,在军民融合方面成果显著。
十三、海油工程icon:市值476亿,海工装备、海洋油气开发。中国唯一集海洋油气开发工程设计、陆地制造、海上安装调试于一体的EPCI总承包商icon,深度绑定中海油,占据国内海工市场主导地位。掌握深水半潜式平台、FPSO等核心装备设计建造能力,参与“深海一号”等重大项目。
十四、大金重工icon:市值332亿,海工装备、海上风电。全球风电塔筒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具备14.7MW级超大型单桩、导管架、浮式基础等产品制造能力,出口欧洲市场领先。通过自建码头、运输船队及专业化生产基地,实现成本与交期的有效控制。
十五、亚星锚链icon:市值215亿,海工装备、船舶配套。全球锚链与系泊链龙头,R5级系泊链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市占率超50%。深度参与“深海一号”等国家重大项目,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0%,承接多个海上风电系泊链订单,产能排至2027年。
总结:这十七家海工装备概念核心公司,广泛分布于产业链各个环节。从索具、减速器等零部件制造,到声纳、传感器等关键技术研发,再到钻井平台、船舶等大型装备的设计与建造,以及海洋油气开发、水下数据中心等应用领域,形成了完整且丰富的产业生态。像中国船舶、中国重工这类大型央企,凭借雄厚的资金、技术和资源优势,在高端装备制造和军民融合领域发挥引领作用;而海兰信、中科海讯等专精特新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为海工装备的智能化、信息化赋能;巨力索具、亚星锚链等在细分领域凭借技术垄断和市场份额优势,成为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随着“深海科技”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海洋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海工装备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这些企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推动我国海工装备产业迈向更高水平,提升我国在全球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