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学区和房价一般是“互惠互利”的
- Mandy在西岸
- 2024-08-28 13:05:16
美国的学区和房价一般是“互惠互利”的。我们周围的学区好,房子用一个字总结就是贵。
2.5 - 3 millions之间只能抢到1200尺左右的老破小,注意哦,是抢。抢到手后还得花大价钱重新翻修,或者干脆推倒重建。要么就买一个面积稍大的condo(公寓)。
3 - 5 millions之间可以买到一栋2500尺左右的single family house。但年代久远,屋内状况不会太好,自己再修修弄弄是少不了的。
5 - 7millions之间房子的面积和屋内状况会明显提升很多。前后院也会宽敞很多,不少还会带游泳池。
7 millions朝上就更理想了。房子新、质量好,地段安静,花园漂亮,还有海景。
10 millions以上就是有私人车道的真豪宅了。通常好莱坞明星、大制片人、球星、上市公司老板,还有一些欧洲王室成员会选择这样的房子。
所以说,这样的房价,每年地税就是一笔巨款。学区当然资金充足,老师工资当然高啦。洛杉矶的Beverly Hills房子也很贵,但没有海景加很热,所以还是靠太平洋的Santa Monica and Malibu 更吸引人。加上近几年高科技公司驻足,这片海滩已被称为矽滩,更加吸引投资者。能和这周边的房价媲美的也就是北加州的Palo Alto和纽约曼哈顿一带了。而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家庭,夫妻都拿W2的不多。毕竟靠拿固定工资来供这样房和养一个以上的娃是很艰难的。大明星和上市公司老板除外,其他周围人的房子要么是祖上传下来的,要么就得依赖有序投资供房了。
对于新移民,我不是很建议一来美国就选择在这样的社区居住。(当然不是怀疑新移民的财力)。这边环境是漂亮,学区是很好,听起来很高大上。但生活不是用来给人家看的,大人和孩子能不能适应,会不会“水土不服”才是关键。我曾写过Emily学校从北京转来的一个女孩和她父母的故事。女孩抑郁,父母语言不通和学校格格不入。今年开学我没有再见过他们了。这里和华人聚集区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包括我们很多住在华人区的朋友一直问我们为什么要住这边啊,华人菜吃不到,华人圈没有,一点都不好玩。但我喜欢这里的人文,我很适应。我先生在这里已经住了30年了。选择自己喜欢的,同时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至于我们所在学区的排名并不是很靠前。我是觉得不用一味迷信于学校的打分情况和名次。特别是新移民,对学校的打分深信不疑。还是要走入社区,走进校园,和老师、家长们实际接触下来的感受最真实。更重要的是,若孩子在学校每天都很开心,放学了还拖不回家的话,还需要对学校排名纠结吗?
(图一是老破小,图二像样子了,图三是豪宅了。)
美国生活
2.5 - 3 millions之间只能抢到1200尺左右的老破小,注意哦,是抢。抢到手后还得花大价钱重新翻修,或者干脆推倒重建。要么就买一个面积稍大的condo(公寓)。
3 - 5 millions之间可以买到一栋2500尺左右的single family house。但年代久远,屋内状况不会太好,自己再修修弄弄是少不了的。
5 - 7millions之间房子的面积和屋内状况会明显提升很多。前后院也会宽敞很多,不少还会带游泳池。
7 millions朝上就更理想了。房子新、质量好,地段安静,花园漂亮,还有海景。
10 millions以上就是有私人车道的真豪宅了。通常好莱坞明星、大制片人、球星、上市公司老板,还有一些欧洲王室成员会选择这样的房子。
所以说,这样的房价,每年地税就是一笔巨款。学区当然资金充足,老师工资当然高啦。洛杉矶的Beverly Hills房子也很贵,但没有海景加很热,所以还是靠太平洋的Santa Monica and Malibu 更吸引人。加上近几年高科技公司驻足,这片海滩已被称为矽滩,更加吸引投资者。能和这周边的房价媲美的也就是北加州的Palo Alto和纽约曼哈顿一带了。而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家庭,夫妻都拿W2的不多。毕竟靠拿固定工资来供这样房和养一个以上的娃是很艰难的。大明星和上市公司老板除外,其他周围人的房子要么是祖上传下来的,要么就得依赖有序投资供房了。
对于新移民,我不是很建议一来美国就选择在这样的社区居住。(当然不是怀疑新移民的财力)。这边环境是漂亮,学区是很好,听起来很高大上。但生活不是用来给人家看的,大人和孩子能不能适应,会不会“水土不服”才是关键。我曾写过Emily学校从北京转来的一个女孩和她父母的故事。女孩抑郁,父母语言不通和学校格格不入。今年开学我没有再见过他们了。这里和华人聚集区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包括我们很多住在华人区的朋友一直问我们为什么要住这边啊,华人菜吃不到,华人圈没有,一点都不好玩。但我喜欢这里的人文,我很适应。我先生在这里已经住了30年了。选择自己喜欢的,同时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至于我们所在学区的排名并不是很靠前。我是觉得不用一味迷信于学校的打分情况和名次。特别是新移民,对学校的打分深信不疑。还是要走入社区,走进校园,和老师、家长们实际接触下来的感受最真实。更重要的是,若孩子在学校每天都很开心,放学了还拖不回家的话,还需要对学校排名纠结吗?
(图一是老破小,图二像样子了,图三是豪宅了。)
美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