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武郭石磊 聊聊提问题的学问
- 医武郭石磊
- 2024-08-29 23:40:14

每天会接到无数的私信、电话,寻医问药。
不过,我发现,会问问题的人很少。
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也是这样。尤其是跟老前辈们一起,有时不会提问题的人,一句话就把天聊死。
我有几次带朋友去见老前辈,朋友一句话,走后老爷子就跟我电话:下次不要带他来了!
因为,问问题的方式和所问的问题本身,也代表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处事方法。
比如,有人问:医生,我腰疼怎么办?
或者:老师,我腿疼怎么办?颈椎病久治不愈,怎么治?
或者,我腰椎间盘突出,你几次能治好等等。
前天还有老家多年未见的同学直接电话问我:我爸腰疼,你能不能除根?别磨叽,给个痛快话,咱不差钱……
我曾经跟朋友开玩笑解释一次——
举个例子:
一个陌生人请教海底捞的老板说:我火锅店总赔钱,怎么办?
我估计老板都懵了。
我们可以简单的分析——你做的什么火锅?你的汤料纯吗?价格高吗?员工服务态度好吗?管理和经营跟得上吗?地理位置选在哪里?回头客多少,食材新鲜吗?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决定火锅店成败的关键因素。
而不是抛出一个结果,让别人替你回答另外一种你想要的答案——所以,容易上当受骗的要检讨一下。
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回到前面的问题:
你说腰疼,那你的年龄多大?什么时候腰疼的?有没有做过检查?有没有基础病?有没有经过治疗?治疗的结果是怎么样?白天疼还是晚上疼………
最根本的一个问题:18岁的腰疼和80岁的腰疼;搬一次花盆腰扭伤的腰疼,和天天熬夜、醉生梦死、纵欲的腰疼;急性腰扭伤和癌症骨转移的腰疼。其治疗方式和过程上有时就是天地之别。
当然,即便是你把这些你认为的客观因素罗列出来了,也得需要医生现场诊断,甚至在治疗中观察。
尤其是我们骨伤科,医生必须亲自下手去摸,要找到患者究竟是骨的问题还是筋的问题;是生活习惯的问题,还是身体机能的问题。是需要正骨,还是需要理筋、针灸,或者需要配合吃药。甚至有些根本不需要治疗,而有些是我们没办法治疗的。
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处理方法,而不是我有这个问题,你该怎么办?
这个……
其实,我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搞得我天天失眠:
就是想轻轻松松的把所有患者的病疼,一次治好,该怎么办?
